偷懒的蔷薇
哦,天哪!
那一篱蔷薇,长得密不透风,每年春天花开得比草原夜空里的星星还要密,惹得许多女士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就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要停下脚步,点点花白的头发感叹:瞧这花开的!
可是今年却没有开花。好多花都谢了,有的结出青青的果子,有的把繁华让给了浓绿的叶子,就连逍遥于山野的刺槐花也已把清香送上了餐桌,这一篱爱热闹的花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它们怎么回事,对多年从它们身边走来走去人困惑的目光,它们始终以沉默回应。
沉默就沉默吧。我这个人历来就是尊重“广田自荒”的——整整一个春天,有多少树、多少草、多少庄稼要开花啊,哪里就少了这几枝蔷薇!想是春天管不过来如此繁杂的花草,一时疏忽淡忘了也未可知。
记得周作人先生在他的《苦雨》一文中写过一个生活细节,说是捉了些青蛙在院子里养着,不是为了吃它们,也不是要求它们捉虫子,只是为了听它们的鸣叫。这种“养蛙听声”的顽皮劲儿,让邻居不能安静午睡,却让读者不禁莞尔,对此先生还振振有词地说:“平常自一声至三声,不会更多,惟下雨的早晨,听它一口气叫上十二三声,可见它是实在欢喜极了。”原来他欣赏蛙声,听到的不仅仅是声音,更多的是在感受蛙的欢喜。
那么,我们就感受蔷薇的沉默好了,就当它们年年绽放是劳作,今年突然想偷个懒,给自己放个年假。
这样想着,人的心里也不觉放松下来,不把照顾不周的责任揽在人的身上,也不把时令乖舛的罪名加在大自然的头上。“明其道不计其功”,本来就是种草栽花的心性嘛,如果连养盆花都想着能带来什么样的效益,这人活得也太没劲了。
经常听到一些人谈论,说这块玉买的时候花多少钱,费尽心思养了多少年,现在估计值多少钱,心里忍不住一阵轻笑。如果贴心靠肉的玉会说话,听了这番话不知会说点什么,或者来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没准儿。
当人把一切都赋予价值或者价格,所谓喜爱就是另一番味道了,一旦失去必是捶胸顿足——当然,不为价格而珍惜事物的人,失去心爱之物也会这样痛惜,不过当替代物出现时,两种心态便判若泾渭了:价值心可以因抵消而心态平衡,而珍爱心却永远无法用别的事物来填补。
一个小兄弟突然离世,我和一位老哥前去吊唁,回来的路上两个人都有无限的感慨与伤感。老哥说:有人为一把扑克牌的输赢争得面红耳赤。看看一个活人突然就没了,再大的分歧也没有争执的意义……是啊,向死而生,人或许能活得更豁达一些,更真实一些,更懂得万事万物的价值,也才更有人的味道。
小雨淅淅沥沥的,所有的草木都在暮春里悄然生长,包括那一篱偷懒的蔷薇。
2016.4.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