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丝秋缕
哦,天哪!
秋是一幅画,不是照片,是自然一笔一笔描出来的。细细体味,那不干的水粉,丝丝缕缕的,带着季节的味道,也带着人的心绪。
1
——看天了吗?
——没有,有什么特别的吗?
——你看天了吗?
——我也没看,怎么了?
没怎么。我奇怪的是,怎么没有人看天呢?可是秋天啊,再不看,就没了。都说秋季的天空最美丽,可是如果没有特别的事件,似乎没有人在意它。
于是大家都奔向窗口,认认真真地去看天,看一生只有一次的今年某天某时的秋季的天空。伸长了脖颈,一动不动,宛如初入课堂的小学生。看到了什么呢?不知道。亮晶晶的玻璃上映着清澈的眼神,闪着秋季天空的蓝光。
面对秋季的天空,每个人都会变得天真,像一群刚刚懂得看世界的孩子,像一群刚刚接触宗教的信徒。
2
去阳台上浇花,看到牵牛结好了一串籽实,圆润的壳裂开细细的缝,缝隙里露出两粒乌亮的种子——这是明年的花了,是不是依然会开成粉蓝色?
把明年的生命浓缩、收藏,今年的花蔓就完成了任务,松松垮垮地绕在防护网上,全不像当初那样紧紧地缠着。曾经四处探寻的触须已经睡着了,像歪在阳光下打瞌睡的老人的枯发。
是不是因为水浇得少了?拿来高压喷壶把所有的叶片都喷上雾,期待它们振作一些。可惜没有用,很好的阳光照下来,它们依然无精打采的样子。谁能想到,这萎顿的花藤几个星期前开过那样精神的花朵呢?粉蓝色的小喇叭,支支都向着清晨的阳光。怎么这样呢,天气还暖着呢,曾经那么美丽的花。
只是轻轻感叹,没有感伤。秋天也是看得多了,知道花草的生命应该是什么样儿的,那还有什么好惊惊乍乍的呢。
3
绵绵的细雨若有若无地飘忽着。同事问:外面还下着雨呢?我说:似乎在下,似乎又没下。都笑,说:那到底是下还是没下?我怎么知道呢,我不在雨中,路上行人有的撑着伞,有的收了伞,空气潮湿而灰蒙。下班的时候还是穿了雨衣。这样轻烟一般的雨,要是在春天是绝然不会穿雨衣的。
天黑得越来越早了。晚风在细雨里浸湿了,吹到手臂上,起了一层密密的小疙瘩。
窗外草丛里的秋虫依然在鸣唱,声音低沉,像老年人偶尔哼哼古老的小曲儿,自娱自乐,还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有只蚊子在灯光里浮了一下,仿佛是来晒一阵灯光。这样的温度,它们已经活跃不起来了。如果人可以忍受,它们宁可落在人的身上取暖,而不是想着叮人的血。想起小林一茶的一个俳句:
不要打啊,
苍蝇搓他的手,
搓它的脚呢!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介绍。他不讲解,只是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读得眼圈儿发红。我们也觉得好,可是只知道细节捕捉得真实,描写细腻传神,语言倒是幽默逗人的,哪里至于好到让人眼圈儿发红呢。如今再读,就感觉到生命的味道来了。
秋在秋风秋雨中一丝一缕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在那一层一层渐渐薄凉的秋意中,欣喜或者感伤或者放达才是它给人的味道。且不管它吧,在我检视今年的秋天时,发现上帝说了很多,而我们能够听懂的却很少很少。
2015.9.11-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