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小花的绽放
哦,天哪!
面对苍劲的古木,我们不能不惊叹:这个世界用了什么样的心思呵护它,才让它能够在天地之间屹立千年!或者:这棵古木经历多少风雨,才沉淀出如此不惊不诧的性格!古木,我们已经不好称之为大树,因为即便人的年龄再大,在它面前依然觉得自己太嫩,唯有“古”唯有“木”,或许能够概括我们对它的复杂心绪,表达我们内心的敬仰。
敬仰是应该的,岁月本身就是一种庄严,不管它发生在一棵古木身上,还是浸润于一个老人生命里。也许这棵古木已经不会开花,更不会结果,没有人会这样要求它——坚忍地活着,有时就是一种尊严。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一看小草,看看它们碧绿的颜色,它们楚楚的小花,它们在微风中舒展的身姿,它们在暴雨中不屈的性格。但是,这些还不够,我们更应该看看一棵小草发芽的过程,看一棵小草努力生长的过程,看一棵小草为开一朵小花而经历的撕裂与挣扎。
那么脆弱,却那么壮烈;那么艰难,却那么执着。
我的身后就有一棵小草,人们叫它吊兰。是我从一棵大吊兰上剪下的一个小植株,浅浅地放在花盆里,它竟活了。栽它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它开花,只是因为那个花盆里收集着我一年喝下的残茶,朋友说废茶叶很适合吊兰生长。我想,如果能让废弃的茶叶再长成别的植物,多好。可是,很长很长时间我都不去看吊兰,甚至基本忘了它的存在,因为一棵常见的小草而已,我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开出什么花。
可是,当它真的要开花的时候,我却被惊住了。那纤纤柔柔的花茎还带着嫩黄,却在拼命地往外拱,把裹住它的叶子撑开,而花茎却被扭得弯弯曲曲。我不能无视这样一棵草了,因为它在属于自己的土壤里执着地生长,它把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精心调配,变成一棵绿色的植物,这个看似自然而然的过程,其实很复杂。任何生命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也不能无视一朵小花了,弯曲的花茎宛如绷紧的颈背,努力顶起一次绽放,或许它的花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丽,可是它却做得一丝不苟,丝毫不肯马虎。事情就是这样,不可能做什么都成功,但是有了那份毫不含糊的劲头儿,就让人动容。
我曾跟我的学生说:成败了,我们担心别人嘲笑,可是我们没去分析别人嘲笑什么——他们嘲笑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我们错过了本可以不失败时机,是面对失败时我们失魂落魄的不争气,更是新的机遇到来时我们依然沉浸于失败的不觉悟。
我时不时地回头看看那条花茎,看它由嫩黄慢慢变成浅绿,变成翠绿,由脆嫩变得柔韧,变得坚定。很少有人在意这个过程,可能也没有人想到,这个过程要长达五天——五个昼夜,它一刻不停地努力着,不需要任何目光的鼓励。
想想吧,整个原野,在一度春风里,有多少这样的过程在悄然进行啊。
2015.4.22-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