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书
哦,天哪!
读大书的时候,经常读着读着就忘了作者在说什么,只有那些语句、词语在不断地提醒这样了、那样了,这时就会想起自己生活里的这个或者那个,于是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情绪。有时候觉得,书里的那些文字,就是细密的针线,把生活和情绪缝合起来,读书就是在读自己呢。
有一段时间,听音乐也有这样的感受,不想让歌词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限制死,只想让旋律、乐器的音色带着自己随便走走,北国的白桦林、草原,南方的古镇、小巷,或者坐在一片苇塘边看落日,贴着车窗看绵延群山……听音乐,经常是在听故事,音乐里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故事,零零碎碎的,被绵延的音乐重新组合。
天地是一本大书,有时我在这本书里写着自己的句子,有时我在书外,看着书里的故事。
说好了带孩子去东磊的,知道那里开着温婉的玉兰花,已经十好几年了,一直没去过。今天终于去了,可是半路上发现道路不通,不得不折回来,那片洁白的玉兰花只好继续开在我的想象里,仿佛一个久已熟悉的梦。幸好云龙涧就在路边,可以拐进去一游。冥冥之中,这次郊游便多了些曲折的情节。
这是一个新开不久的景点,除了石头、文字,还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一个狐仙洞进去看了看,里面有一座刚放进去不久的白色小雕像,就是传说中的狐仙化成的女子,连救了狐仙的樵夫张生的一点痕迹还没有。本地的景点大多如此,没有什么历史文化好挖掘,只好转向传说和神话。不过也挺空灵的,玩过了不会觉得累,只和大自然相遇了一场。
可能是受《西游记》影响太深了,或者是大海造就了这里的山水,很多山看上去都很像小猴子,或者几座山叠加成一个很大的仰天的猴头,或者几块岩石组合成一只站立的小猴,而且它们大多面向东北方向的大海。有时会想,如果这些猴子真实地存在,这里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虽然没有闻名遐迩的景点,但大自然的提示一点也不少。花开了,芽儿绿了,我们一边走一边聊,猜着花名儿,推测着每个花朵里藏着的果实,想象着那些芽做成野菜的味道,也挺好的。孩子顺手摘下一朵野花,轻轻地拨开花瓣,看着花蕊想了很久,不知他的心里那时那地想起了什么。我悄悄地站在他后侧,看着他做这一切,他也是我要读的书页。
有时读着身边的一切,会忽然涌起一阵空茫,希望有些厚度,甚至有点沧桑感才好。这不能怪风景,任何一块石头都经历了我们无法知晓的历史,任何一棵花草都经历着我们不曾了解的丰富;觉得许多风景缺少历史感,觉得浅白,只是因为自己太单薄罢了——天与地之间,是一本多么博大的书啊。
2015.4.11-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