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神的声音

(2015-02-08 10:01:29)
标签:

情感

眼神

声音

母亲

品行

分类: 生活絮语

眼神的声音 眼神的声音

哦,天哪!

    虽然已经时隔一年,可是如果那个男孩子还记得我刻在他额头的眼神,一定还能听到我用眼神对他的批评。批评是因为他和他的母亲因为一点什么事儿发生了争执,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带出了脏字。这是我不能容忍的,于是用眼睛看着他,盯着他,瞪着他。他低头摆弄着什么,浑然不觉。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呢?我感觉我的眼睛里已经喷出火来了,如果转换成声音,一定是疾言厉色的,一定是怒不可遏的。可他却听不到。倒是他身边的人,看到我的眼神急得脸都红了。

    任何人的眼神都是有声音的,哪怕街头相遇的陌生人那匆匆的一瞥,也是一个问候、一个疑惑或者一个感谢。如果你用心听了,一定能听到。当你悠悠然地在雨中漫步,当你满脸焦急地在路上飞奔,当你主动给一辆车让出道路,你的前后左右一定会有这样的眼神。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永留给我们最传神的一个细节,比我们碎碎叨叨的陈述、啰啰嗦嗦的叮嘱内涵要丰富、深远得多。今人话多,喜欢把眼神掩藏起来,仿佛不说别人便什么都不懂,结果说得连自己都不明白究竟想表达什么了,而听话的人更感到浅薄。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最富深情的文字,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怜惜,都是用眼神写出来的。那些藏在泪水后面的话,他没有办法直接告诉自己的父亲,可是他告诉了我们,尽管说得很少。

    莫怀戚的《散步》里有这样一段话:“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作者看着母亲做的每一个细节,却没说母亲做这一切时,自己的眼神是什么样子,可是我们能听到,那份心痛与无奈,一定在眼里闪闪发亮。

    很多人看不懂别人眼里的光泽,更听不到别人眼神里的声音,就这样茫然无知地与你错过、与我错过、与他错过,然后一个人坐在沙发的角落里,感慨世人的冷漠。我不知道此时他的眼神会是什么样的,或许每一次眨眼都是一声深深的叹息吧。这也是正常现象,人的感悟各不相同嘛,可是如果连父母的眼神都不看、都听不到,那就近乎聋哑了,眼聋心哑。

    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我知道,这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品行总会通过眼神折射出来。可是谁能天天扒着人家的窗户往里面张望呢?如果自己的内心够宁静,倚在窗下,是可以清晰地听到眼睛里面喁喁话语的。

                                            2015.2.7-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意天上来
后一篇:温软的小舌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