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如沙
哦,天哪!
小雪节气刚过,天气就发生了变化,从夜里开始,小雨就窸窸窣窣地下,整整一天。早上从窗口望出去,天空和地面都潮湿着,空气中迷迷蒙蒙,头脑里突然冒出“如烟”二字。后来出去,感觉冬雨毕竟与春雨不同,尽管颗粒很小,却冷而且硬,被风吹着,打在脸上有点冷酷。“如烟”是不能用了,没有那种柔和与温暖;“如沙”呢,虽然没能表达出那种潮湿与阴冷,倒是把硬度表现出来了。
说冬雨如沙还有一些心理原因。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下雨,我的心里就感到十分不安定,老觉得家里还有人在风雨中跋涉,尽管小家里的人都在身边,也无法消除这种牵挂。有人说,成年后的许多心理都与儿时的经历之间有映射关系,那么我的这种愁雨的心态来自哪里?
好像是五岁那年夏天吧,妈妈带我去姐姐家。那时交通不便,要步行很远,过渡船,然后坐火车。我们刚过渡口,天就下起大雨来,天是黑的,地是黑的,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那雨滴打在脸上啪啪作响,痛得很。妈妈喊:快跑,找个背风的地方躲起来!那该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吧,能敢往哪里跑呢?特别是,妈妈跑不动,她是小脚,只能在横风斜雨中摇摆挣扎。我不走,拉着妈妈吓得大哭。
几天以后回来,路上又遇到大雨。先是天空渐渐变黄,妈妈说怕是要刮黄风了,快跑。依然是妈妈跑不动,而我不愿意跑。风来了,沙石公路被吹成一条粗大的黄龙,雨水裹着沙子打在脸上像有无数根针在扎。后来我们在路边的一间三角形小茅屋里躲过了这场暴风雨,回到家才听说,原来住在小茅屋里的一个老头儿,不知为什么刚刚被人杀死没多久,我的后背起了一层尖锐的鸡皮疙瘩。
风、雨和沙就这样慌乱地留在了记忆里。
不过,今天的雨没有那么大,毕竟是冬雨。这细细的冬雨似乎是上苍的笔墨,饱蘸金色在大地上涂抹,昨天还透着绿意的叶子全变成了金黄。小区里的樱花叶透着橘黄,围墙外的杨树叶泛着深黄,马路边的本槐叶闪着亮黄。最可爱的是银杏叶,早已在枝头黄得如痴如醉了,经过风雨吹打,纷纷扬扬地掉了一地。风在潮湿灰黑的路面上把这些扇形的叶子重新排列,组合成写意的图案,让人随意地附着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冬雨的这种创造更像沙子,因为细小,所以有无数种重组的可能,给人留下广袤的想象空间。小时候,妈妈说小孩子最喜欢玩三样东西,沙子、粮食和水,因为它们没有自己固定的形状,孩子的想法就成了它们的容器。如今已经过了玩沙子的年龄了,好在有冬风冬雨帮忙,让我可以盯着贴在地上的叶子出神,去附会属于自己的图画。下一场冬雨再来,所有的叶子可能都挺不住了,铺天盖地地落下来,便失去了一片一片添加的情趣。
2014.11.23-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