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哦,天哪!
喜欢《诗经》里的秋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喜欢庄子的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喜欢王勃的秋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喜欢王冕的秋水,“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船秋月寒”……
也喜欢自己的秋水,“碧绿的海浪追逐洁白的浪花,人如残局的棋子零落于平展的沙滩,鸥鸟鼓动羽翼,飞向海天相连的远方”。
那个细雨绵绵、秋风怒号的晚上,我从火车上下来,没有看到大海,却被它轰鸣的磅礴气势征服。路灯橘黄色的光融解在细雨里,蜿蜒地通向远方,同行的朋友说:这条路的尽头,就是大海。我相信,因为已经清楚地闻到了大海的气息。心里对自己说:就留在这里吧,不走了。第二年初秋,我便来向大海报到,从此与海朝夕相伴。
那些与海无语独坐的时光,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我的生命。困惑的时候,我问大海:那些向你抛下钓钩的人,是不是也在被你钓着?孤独的时候,我问大海:再大的海,是不是也只有自己,满心咸涩?伤感的时候,我问大海:如果一定要走,我再到哪里去找你?……似乎总是满腹心事的时候去看海,而且多在傍晚。
也有一次是带着喜悦去的。一个人坐在礁石上,看着海浪在波波荡荡中一点一点地升高,看着海与天相连的那条线变粗变暗、虚化成沉沉暮色,看着点点渔船从暮色深处慢慢回港。抬头的瞬间,一轮金黄的月亮已从海面升起来,忍不住大声地说:月亮升起来了,今天是满潮。那天是中秋节,我和大海一起度过。
有谁会因为割舍不下一片风景,而把自己一生交付给那里的么?我敢对大海说,我是。对大海的领悟究竟有多少,我说不准,但是依恋。最美好的岁月和最苦恼的时光,是大海陪伴我度过。《诗经·邶风》里的“生死契阔”讲的不是爱情,是战士和他的战马的生死相依,可以用于我和大海之间。
不过,现在去看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不是繁忙,不是背弃,也不是疏淡,而是喜欢大海的人越来越多了,找不到落脚的地儿。我喜欢独自面对大海。但是每年秋季,总要去几次,那是我认识大海的季节,也是大海最美丽的季节。以前总是静静地看着它,现在也喜欢拎只小桶到礁石上去撬几枚海蛎,或者到浅水里挖几朵海葵——相敬,是把大海当作客人,而我现在愿意用生活的方式与之相处。
“秋水”是一个清澈、灵动的语汇,不论写景、写人、写情,总有那种高远、洁净、婉转的韵味,而我的秋水却是空阔的、苍茫的,甚至是沉郁的。还好,最近常去的海边,外面是一片广阔的盐滩,秋天有大片大片紫红的海英草、银白的芦花,再远一些便是黛绿的山脉,虽然依恋大海,可我毕竟还在岸上,不至于沧桑到没有边际,无法收回。
“月亮升起来了,今天是满潮。”很喜欢自己年轻时造的这个句子。不过前几天去看海是在中午,回来时才刚刚有一点夕阳西下的味道。已经很好了,哪里有完美无瑕的风景呢?大海教会我最多的,是接纳,进而悦纳,欢喜。
2014.10.8-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