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的度量

(2014-08-01 08:26:23)
标签:

《百年孤独》

吉卜赛人

数量词

布恩迪亚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孤独的度量 孤独的度量
哦,天哪!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摆放好几年了,知道它是一本名著,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是几次拿起又放下。让它成为我书架上一本孤独的书,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太大——那些人名儿,曾祖、祖父、父亲、儿子、女儿……代代沿用,让我很难弄清人物关系,也常常理不清事件的前因、过程和后果,所以有时就弄不明白每个人的孤独源自哪里,属于什么性质。
    最近下狠心要读完它,阅读时间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理解孤独的唯一方式或许就应该是孤独,因此我以一种落寞的心态走近南美洲那个村庄马孔多,走近布恩迪亚家族,以及与这个家族有着形形色色关系的人,小心翼翼地去感受他们的孤独。那些源于本性的孤独、源于理想的孤独、源于文明的孤独、源于幻灭的孤独……生命形式之繁,生命过程之重,生命价值之轻,构成了一个混乱的世界。也许我的理解并不准确,在我尚未读完全书的情况下,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混乱,那是孤独的根源。
    我们不孤独吗?只是尘事的喧嚣掩盖了我们内心的呻吟或者嚣叫罢了。我们每个人的孤独都像夏日夜晚的星星一样明亮,高高地悬在我们的头顶,可是我们却不自知,这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孤独的存在更加可怕。《百年孤独》的价值或许正在于此吧,它让我们看到内在和外在混乱造成的痛,并由痛而被唤醒,让人不再麻木。
    我还没有弄明白的是,为什么作者要用时间来度量孤独呢?是为了那个活了一百多岁的老祖母乌尔苏拉吗?还是在慨叹任何人都将一生孤独?如果用空间来度量,我们应该给孤独加一个什么样的数量词?如果用孤独在人内心的深度来度量,又该给它一个什么样的数量词?
    每个人都是一个漆黑而封闭的暗匣,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在哪里,心里有些什么。
    迁徙没能消除孤独,战争没能消除孤独,权力没能消除孤独,爱情没能消除孤独,那个老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说“科学消除了距离”,但是科学也没能消除他和他朋友的孤独。从书中已经给出的结论来看,消除孤独的方法似乎只有死亡,生命结束了,就把自己的孤独抛弃了,或者说扔给了别人。这个结论有些悲观。我发现小说里的人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不停地扑腾,却从来没有面对自己:真实的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子?我能成为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吗?我觉得这样的反观很重要,可能会像从门缝溜进来的一缕阳光,把暗室内的一切照得通亮。我甚至认为人应该经常回到童年去,看看当初那个拖着鼻涕的孩子究竟显出了怎样的天性和天赋,是不是后来别人眼里的少年英雄,是不是应该像现在这样自命不凡,有没有必要对这个世界颐指气使。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才不会沉沦于孤独。
    我还不知道孤独最终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尺来度量,才能像老吉卜赛人说的那样消除距离,但是经常用“能如何”、“已如何”、“该如何”、“又如何”来几句自诘,或许可以丈量出我们和孤独的距离,也可以缩短我们和自己的距离。
    一场新雨刚刚停,窗外蛙鸣与虫鸣此起彼伏,空气潮湿得有些黏稠。夜色正好,我还是到《百年孤独》里去寻找更适合度量孤独的尺子吧——量得准确,才能找到消减甚至消除的办法。
                                                        2014.7.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拜佛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