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08-02 11:39:58)
标签:

十五从军征

花盆

萝卜种子

爹娘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稆 
哦,天哪!

    阳台上的花盆里的花下长出几棵奇异的小苗,这让我感到很好奇,这盆栀子花到我们家有两年了,哪里来的新物种?仔细观察,发现那小苗颇为眼熟,很像刚刚发芽的萝卜苗,两瓣心形的叶子,紫色的杆儿。这不靠天不接地的半空中,哪儿来的萝卜呢?

    楼上人家生活内容丰富,时不时有些东从窗口飘落下来。可能其中就有一些菜种或者萝卜种子,刚稆好落到我家的花盆里,又遇到了刚好的温度和湿度,于是这些种子就发芽了。还有一株不明身份的小藤本植物,发了一个小芽,长出细细的藤在风里飘着,我和孩子把它拉到安全网的钢管边,它竟然在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里柔顺地缠绕上去,现在已然开出小小的花了。

    查了一下,这种无人栽种的植物的生长方式叫“稆”,也写作“旅”。

    汉乐府里有一首《十五从军征》,很多年前读了就忘不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几句读得我泪水漫溢,那时已经稍有漂泊之感了,觉得比“少小离家老大回”更凄凉,比“城春草木深”更身感,比“天阴雨湿声啾啾”更荒漠,比“到乡翻似烂柯人”更沉痛。那些稆生的谷与蔬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爹娘遗落的吗?它们年年荣枯是在代替爹娘等待孩子归来吗?如今他跨越几十载回到家乡,又在荒草野谷中点燃了缕缕炊烟,却已成了无爹无娘的垂垂老人。家里的谷、家里的葵已成“旅”生,自己的生命也已成旅一生了。

    小时候跟着父母到野外去,看到路边一些孤独而生的瓜、玉米、豆子什么的,就很奇怪地问:为什么单单只有一棵?父母说:那是稆生的,没人要。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稆”字,意念里记作“旅”,不想竟然对了。

    从父亲去世我就开始旅了,到母亲去世我就彻底旅了。又想起一首诗里的句子:“没有妈妈的游子/就永远回不到故乡了”,“没有妈妈的儿子/年龄再大也还是孤儿啊”……

    常常对着花盆里那些稆生的小萝卜苗、小藤蔓默语:既然旅到这里,就把这里当作家吧。阳光是天上的,泥土是地上的,我需要做的,不过是没有雨的日子里浇一杯清水。于是稆生的小苗小草和旅着的我,常常在阳光初现的清晨、霞光满天的傍晚、鸟倦人静的深夜、细雨霏霏的闲暇,默默相对。

                                                        2014.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孤独的度量
后一篇:小狗泰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