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口袋
哦,天哪!
我和孩子都不太喜欢夏天。
其实夏天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一场小雨下得有些日子了,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的气味,让人在夏乏的迷糊中安静地享受远在山背后的大自然的召唤。精神微微一振,想起小时候那些匍匐在土地上的瓜蔓,瓜蔓上五角张开的金色花朵,还有在花朵里出入的蜜蜂和浅灰色的小蝴蝶。山总是烟雾缭绕的,像躲在香烟后面的男人的脸,刚毅而不狰狞,沉静而不急躁;有时那烟雾化成一条洁白的飘带缠绕在山腰,让人联想到一个柔情女人的依偎。青青的果子在枝叶间散发着青涩的味道,那是未熟的怯怯少年,懵懂且单纯,还有比单纯更可爱的心性吗?张大一双眼睛,却什么都看不见,反把自己明净的瞳仁儿交给了纷繁的世界。
但是,我们还是不大喜欢夏天,而且理由完全相同——夏天不能穿很多衣服,所以随身物品无处存放。这理由有点好笑,但很真实。
我说:儿子啊,我们要精简随身物品了。你猜爸爸留下了哪些东西?他根据自己的需要推测半天。我说:只有三样东西我必须带着——钥匙,手机,香烟。儿子看着我笑,等待我的理由。钥匙是留着回家的,没有家我就成了流浪汉;手机是留给朋友的,无视身边的人生活的意义就不会发生;香烟是留给自己的,那是我的爱好,一个没有自己爱好的人,活着该有多么乏味啊!他笑笑说:那书哩?是啊,书对他而言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了,我的书可以在书架上、书包里,也可以在一次交谈中、一个眼神里,甚至是一朵白云、一阵清风、一只正在奔走的蚂蚁。
这样一番梳理,我又渐渐觉出夏天的好来,它让我在不得不进行的选择中明了什么是必需的,什么可有可无,什么则完全可以放弃。人生就是由一次次选择组成的一根链条,而选择需要智慧。
夏天局促的口袋让我明白,生活的全程是一次漫长的加法,而每一个环节必须做减法——不断地丢弃多余的东西,留下那些关乎生命价值的东西,因为人生其实也相当局促。
柳宗元在《蝜蝂》中介绍一种小虫子:“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这则寓言,恰恰言中了我们人类的本性,也指出了人类困苦的根源。
做惯了老师,经常要和孩子们讨论一些人生的问题,所以凡是遇到类似话题都喜欢说说自己的看法,好为人师吧。早上打开360问答,发现一个人提问说:生活实在没有意思,想要去死,请问什么死法更好一些?我知道讨论这类问题的人绝对不会去死,因为不在情绪激烈状态。一个人想要结束生命,必是无法承受生活中的重压,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最终都会归结为评价,消极的评价——他人的评价进而引发的自我评价。因为一些看法而想到放弃生命,这不能不说有些荒唐。然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却可以发现其背上的重量——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却也要背起来,这还不要了命嘛!
人生看似很长,其实也不过一个四季轮回;夏季的大地很繁复,而我的口袋里只能装下很少的东西。其实我的人生已经在秋季了。“删繁就简三秋树”,透过几片还没有飘落干净的叶子,一眼就可以看到少得可怜的几个带着阳光颜色的果子,然而透过枝柯的缝隙,还可以看到纯净、广阔、悠远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吸引着我的目光和脚步,即便脚下是冰霜、是崎岖,即便明天就有一场暴风雪,也不会放弃今天的喜悦。
2014.7.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