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着,给孩子留点回忆

(2014-06-28 09:05:46)
标签:

孩子

父亲

生活

记忆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活着,给孩子留点回忆 活着,给孩子留点回忆

哦,天哪!

    这几天一直在看水均益的《益往直前》,写的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回视和反思,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却写得质朴、坦诚、掷地有声。他也感慨世事复杂,也感慨岁月催人,也感慨民生多艰,但更多的是理解、宽容、顺应,而不是怨天尤人、顶真较劲、非此即彼。喜欢这种态度,喜欢圆融的生活方式。

    他自己很谦逊,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大人物、风云人物、成功人士。与他相比,我们更百姓、更草根、更平淡无奇,活着的目的且不说,生之情趣在哪里呢?读了一些散文和书,评过一些学生习作,发现说来说去最离不开的话题不是事业如何、地位如何、学业如何,而是父母和其他亲友给自己留下了哪些记忆,自己从这些记忆里感受到、感悟到了什么。那些铿锵的文字常常被我忽略掉,而那些温暖的文字却像一只乖巧的小猫,躲在你的怀里,用爪心里柔软的肉垫一下下抚摸你,让人开怀大笑,或者泪流满面。父母、亲友终将故去,却在孩子、后人的记忆里存活,成为孩子和更多人的生活情趣。

    这样想着,就觉得不论自己面对的生活是坎坷还是顺达,都是值得珍惜的,因为都可以给孩子留下回忆。小时候,由于社会原因,大多数时间和父亲不在一起,最喜欢听妈妈讲父亲年轻时的故事,习武时手指受伤啊,痛打土匪啊,拿自家的粮食帮人家摆平纠纷啊什么的,觉得父亲是那么豪气,自豪得不得了。后来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了,听他讲刚到东北时的艰辛、得到别人哪些帮助、自己在年节如何脆弱得流泪,心里就一揪一揪地疼,觉得父亲更加了不起,为了家人、为了尊严吃了那么多苦。这些,都成了我成长的财富,让我在父亲去世以后,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为人的营养。有时我在想,如果没有亲人、朋友给自己留下的这些记忆,我应该怎么活下去呢?

    所以,我决定抛弃那些严肃的问题,抛开所谓的理想、目标、意义,就这么真实地、现实地生活在当下,生活在柴米油盐里,生活在阳光和风雨里,生活在自然而然的喜悦或者忧愁里,生活在无聊或者无奈里,生活在宽广的胸怀和斤斤计较里……但是,我的手心里一定要攥着孩子的小手,让他看到父亲真实的样子、表情甚至内心世界,给他留下足够的记忆,让他读书时有东西可以写作文,让他长大后可以有生活的参照,让他没有父亲在身边时可以有回忆给他一点亲情的余烬。

    中国的父母大多为孩子活着,在孩子的成长中活出自己的味道。可是应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呢?财富是靠不住的东西,学识是随时就会过期的东西,人格会被社会时代所改变,值得留下的就是生活吧,就是那些鸡毛蒜皮,那些喜怒哀乐,那些是非曲直……那些能够唤醒孩子生活热情、激发孩子生活情趣的细枝末节吧。而我们眼下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经历。

                                                    2014.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夕阳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