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们的大海

(2014-03-30 21:20:22)
标签:

潮头

涨潮

测量

退潮

分类: 生活絮语

孩子们的大海 孩子们的大海

哦,天哪!

    “人不可貎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一句很古老的话了,老得孩子们都不愿意听了。别说孩子们不愿意听,连我都不太相信了——海水不可斗量应该还算暂时真理,可是“相人”标准可就复杂了。

    得,不说这些没用的了。这不,孩子和好朋友子潇约好,下午要趁着天儿好,出去活动活动,便陪他们到海边转转。

    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才是幸福的,两个小家伙一到沙滩上就玩到一起去了,一会儿棒球一会儿橄榄球,早把父母扔到一边去了。不远处就是一座熟悉的小山,想起去年采桑叶时路边的金银花开得那样好,不知这忍了一冬的忍冬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和孩子的妈妈沿着石阶慢悠悠地走上去,路边各种各样的花开得热闹得很,深红浅红的说着自己心里的春天。忍冬已经长得一片绿油油了,不过花还没有开,还要再过一段时间。

    孩子妈妈笑我说,金银花到处都是,怎么就这么惦记着这里这几棵。我也说不太好,觉得大自然都是一样好的,但是如果你对某些风景介入得深,肯定就比简单地看看要更有感情吧。就比如眼前这片海吧,可能给一个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要让游客离开以后说出个一二三来,就肯定不如当地的渔民,因为渔民的生活就和海血肉相连。

    回望沙滩,两个小家伙玩得正起劲儿呢。他们附近还有许多孩子,都是父母带来看海的,却有的在挖沙子,有的在捡小石头,有的在沙滩上画着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图形或者文字,对落了潮的大海似乎没有什么兴趣。我真不知道孩子怎么会和子潇如此要好,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什么地方产生了交点呢?

    走回孩子们身边,孩子说:我都在沙滩上画了好几个SOS了,你们怎么才来呀!子潇说:你爸爸又不是直升机,怎么会看到你的信号!俩孩子笑作一团。估计他们都玩累了,便开始搭帐篷,好让他们进去休息一下。弄了半天才弄好,他们坐进去分享彼此的饮料和水果。一回头,刚才还退得远远的海水,转眼已经涨到附近了。

    海潮一波一波地往海滩上冲,此起彼伏地哗哗响,单调却不喧闹,让人心里感到无比宁静。

    有个小男孩儿,四五岁的样子,举起小石头对着海浪扔,嘴里还嘟嘟囔囔:打你,打你!大概在海边还没玩够,海浪却来赶他,他的意思是要把海潮赶回去吧。他的游戏引来更多小朋友的参与,接着一群做爸爸的也加入进来,纷纷在海边打起水漂来。站在他们身后看着,觉得这一群大大小小的人,才是真正跟大海玩儿,不是浮光掠影地观看,也不是掘地三尺地攫取。这时的大海才是孩子们的。

    孩子和子潇也加入了。他们在海潮到达的地方划条线,期待着下一个潮头超越。海浪是那样不规则,长一下短一下的,把那些小石头吞下去,又吐出来。每当一个潮头冲过线,两个孩子便大笑着往回逃,再划一条新的线。我问他们有什么发现,两个人同时说:大海是可以测量的!“海水不可斗量”,可是两个孩子却用一条短短的曲线,量出了大海的脚步。

    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个一起测量大海的春日午后。或许某一天,他们也都接受了“海水不可斗量”的事实,那时他们眼中的大海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至于他们之间是否会相忘于江湖,谁又能说得清呢。人生就如海潮一样,涨潮时一波一波地涌起,涨满了就平静了;而退潮时大多是悄无声息的。

                                                     2014.3.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迎接新的生命
后一篇:奔跑的原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