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膜拜
哦,天哪!
小儿子进入高年级以后,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比如说科学与迷信吧,他把一切带着神异色彩、用科学道理无法说清的现象、行为都称为迷信——过年鞭炮齐鸣,他问:真的有年兽吗?我说:神话传说吧。他说:迷信。过节祭祖,他问:祖先真会吃这些东西吗?我说:活着的人一番心意。他说:迷信。
看了电影《泰囧》之后,他对宝宝拜佛的动作特别感兴趣。在内蒙古玩的时候,我们都围着敖包转圈圈,他还要把额头贴在一块石头上,两手在头的两边翻转成手心向上。我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个动作?他嘻皮笑脸地说:王宝强是在为他妈妈祈祷,很诚心的。我说是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科学来解释的。我不反对他崇尚科学,我只是希望他学会用多种眼光来看待生活,科学只不过是一种方式而已。
入冬以后他一直盼着下一场大雪。那天早上天空终于开始飘雪花了,他突然跑到阳台附近,对着外面的天空跪下,叩头,翻转手掌,一连做了好几遍。我和他妈妈笑他,他却一脸正经地说:求求老天爷让雪下大一点。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游戏,却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承认有些力量比自己、比人类强大,人才不会盲目狂妄。
年后带他到花果山下的海清寺看古塔,塔底四面有四尊庄严的佛像,他又如法炮制地撅起小屁股叩拜起来,拜得一丝不苟。我们问他:你在向佛祈求什么呢?他说:没有什么呀。你不是说佛是善良的、包容的吗?我就表示一下尊敬。汗颜,芸芸众生百般讨好神佛,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口里还声称自己信仰什么什么,可是一个孩子却能不带任何祈求表示自己的认同,其中的差异恐怕科学解释不了,信仰也无法说通。
卧佛殿早课结束后,有个小和尚在殿门前和一个俗家穿着的女孩子打闹,孩子非常不满,说:你不是说佛门是清净之地吗?和尚怎么还和女的皮闹呢?我说:你看看他们俩年龄,不过是男孩女孩罢了,还没到对什么都当真的年龄呢。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深究;我也不想再告诉他科学也好宗教也好,如果凌驾于天性之上,就值得商榷。让他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车子沿大圣湖南岸向外行驶,隔着洁净的湖面,可以望到西堤外露出的一个十字架。孩子问:那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他下面应该是一座基督教堂。他说:佛教和基督教混在一个地方,不是让人感到很混乱吗?我说:基督教是一神教,只信仰上帝,其它的神灵是不接纳的;佛教是多神教,承认所有神灵,大家和平共处。孩子笑笑说:我更喜欢佛教。我的父母从十几岁就是基督信仰者,文革中为此经历过许多磨难都不曾放弃信仰。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对基督的教义也有所了解,知道那都是好的,可是接触佛教以后,我还是更亲近佛的广阔和圆融。当然,这样议论已经失去了宗教的原味儿——我以为,宗教讨论的应该是善恶,而不是是非。
如果孩子在他的膜拜中,能够把自己评判事件、现象、人物的方式由是非渐渐向善恶转化,我想他的世界就会由两极发展为多维了。
2014.2.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