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不再

(2014-01-24 22:07:20)
标签:

荒漠

沧桑

乡村

泥土

分类: 生活絮语

乡村不再 乡村不再

哦,天哪!

    走在乡村新修的水泥路上,我思念曾经被冻得软软的小土路。几棵刚想返青的野菜让人心里暖烘烘的,连沉寂了一个长冬的希冀也像长出了翅膀,扑扇扑扇地把人的脚步带得轻快流畅。我思念路边枯草里的鸡毛英,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咀嚼,不知道嚼出什么样的味道。泥土做成的河沟里,有冬天残留的麻花冰,而紫色的苇芽儿就在冰的边上悄悄钻出泥土。被行人踩出的小路不到一尺宽,黝黑、明亮,像一条乡情的飘带把年轻人放飞到远方。

    一家家新建的小楼,洁白明亮。我再也找不到昔年的土墙茅草房,那些叽叽喳喳的麻雀该到哪里过夜呢?听不到母鸡悠闲的咕咕声,也听不到黄牛懒散的哞叫。乡村寂静,乡村也寂寞。乡村人踏着楼梯一步步远离泥土,也一步步远离近似群居的生活。纵横交错的电线、电缆和天线,把乡村人家笼罩着,淳朴的民风被一点一点地扯碎,吹散。乡村像从泥土里刚刚发芽的城市,到处是沾满泥土的洋气。

    “吃过了吗”的问候已经被“回来啦”取代。是啊,生活越来越好了,没有人再像当年那样关心吃饭的事情,可是问候的改变总让人感受到隐隐的沧桑——远方归来的人,期待的是不经雕琢的乡情,而一句“回来啦”,似乎判定你不再是一个本乡本土的人,亲热隔着一层莫名的薄膜,让你感受得到温度,感受不到血肉。在台湾,听说那里还保留着“呷饱未”的问候,为什么我的故乡已经不再过问吃过没有呢?我思念晚霞夕照里,家家户户茅屋顶上轻绕的炊烟。

    向田野眺望,已经看不到平展的田地,到处是高高耸起的土坝,据说土地已经没有了,那些土坝后面是即将投入的养殖场,养殖鱼、虾、还有泥鳅,他们说城里人喜欢这些东西。在城里人意识到亲近泥土的舒适感时,乡村人却在一步步地远离泥土,或许等到某一天乡村人也想起泥土可爱可敬时,已经找不到可以种下几棵葱的土地了。幸好,那片柳枝朦胧的地方还在,那里长眠着我的父母和他们的长辈同辈晚辈们。一直觉得人故去以后躺在泥土下最踏实,柔软、温润、亲切,泥土才是落叶归根的地方。听说也快要不一定保得住了,不久,死去的人可能要给活着的人让开发财的路。——真是这样,我的故乡便从此不在了。

    乡村为什么不能像个乡村一样存在呢?“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钱钟书先生的名言大概还没有传到乡村。不像乡村的乡村,其实是一片荒漠,没有真实的自我。

                                                           2014.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