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咀嚼与吞咽

(2013-06-30 22:45:13)
标签:

人性的弱点

人生

取舍

咀嚼

分类: 生活絮语

咀嚼与吞咽 咀嚼与吞咽

哦,天哪!

    古代有个寓言叫《囫囵吞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绝倒”的,至少这个故事里的弟子还懂得趋利避害,没有把咀嚼和吞咽的关系弄颠倒。生活中很多东西本来是用来咀嚼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把它吞咽了;很多东西我们应该吞咽,却又忍不住要反复咀嚼。于是,世间的滋味常常与我们感受到的并不一致,而当我们发现不一致的时候又忘了反思,让很多生活的体验、智慧随着时光白白流逝,茫然不以为可惜,苍老的口袋里留下的不是纯粹,而是幼稚。

    这一圈话可能说得有占玄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经历从来都不是空泛的,它会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

    小时候最怕吃药,吃的药中最怕直径大约一厘米的白色药片,这家伙遇到水经常粘到口腔里咽不下去,偏偏遇到水迅又速溶化,弄得满嘴苦涩,直至呕吐。所以,每次吃药总是让妈妈伤透脑筋,她说:平时吃饭你狼吞虎咽,喉咙像桶一样粗,怎么一到吃药嗓子就浅成这样呢?药咽不下去,最痛苦的其实是我,一则病痛未除,二则嘴里苦得让人直打冷颤,还得在妈妈的监督下重新吃药。可是我却无法控制自己,药一丢进嘴里就管不住要用舌头去舔它,忍不住想用牙齿咬住它。药是应该吞服的,可是我却总是想咀嚼,最后弄得一听就要吃药,也不管什么药,先就吐了。

    贫困的岁月难见荤腥,偶尔有点好吃的,三口并作两口吞下去了,人家问:什么味道?竟一脸茫然——忘了咀嚼品尝。据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有个弟弟快要饿死了,不得已去到姐姐家找点吃的。恰好姐姐所在的村子里死了一头牛,分了点牛肉,就拿出来给弟弟吃。结果弟弟怎么吃也不觉得饱,等肚子撑得不行,牛肉已经开始膨胀,薄到半透明的肠胃哪里经得起,竟活活给胀死了。临死的时候,弟弟一脸满足,只留下一句话给姐姐:撑的感觉真好啊,可惜忘了尝尝牛肉是什么味道……这真是世上最无法瞑目的死法了。

    自讨苦吃和食而不知其味,在生活中既不是巧合,似乎也不是什么笑料,一不小心就在自己身上发生了。想想吧,我们能记住生活中的快乐有多少?即便记住一些,是否还能清晰地记得那些让自己充满幸福的瞬间?然而,我们一定记得曾经遭受的痛苦,一定清楚地记得某人给你带来委屈、苦恼或者气愤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一个人对你千般万般的好,可能会视而不见、轻轻放过,然而对你有一点点不好却刻骨铭心。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可能生活得很惬意,但是惬过意也就淡忘了,然而碰到一点点不愉快却会很长时间影响人的心情……该品味的忽略了,该忘掉的偏偏放不下,是人的天性使然,还是走不出人性的弱点?

    我们吞咽着生活,却喜欢在生活的另一端咀嚼岁月的残渣,于是沉淀于记忆的无法弥补的悔、恨、怨、怒。有人说“人生不过如此”,有人说“人生多舛”,有人说“人生就是苦的”,有人说“今生之苦是为了救赎”,其实都是颠倒了咀嚼与吞咽的关系。佛说要“放下”,要“舍得”,放什么、舍什么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并非把一切都弃之脑后。人生的纯粹先在于无染,后在于淘洗,取舍的标准就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离开“取舍”二字,啥也不是。

                                                      2013.6.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阳光里
后一篇:梦回故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