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是木头人

(2013-06-03 16:39:33)
标签:

社会角色

木头人

冷漠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我们都是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

哦,天哪!

    当我们用淡漠的目光去看在街市熙来攘往的人,发现每个人都是那样淡漠,有的在匆匆忙忙地奔走,有的在懒洋洋地坐着,有的在和别人闲聊,有的目光呆呆地看着远方,驾车的自有驾车的洒脱,步行的也有步行的悠然……然而,人情百态似乎都与我无关,于是他看我与我看他都一样不知所为何来、所因何去。看得多了,看得久了,竟至觉得人生碌碌实在没有什么意思。

    可是,如果我们用心地走进这些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人,甚至只要对某个人的行为、表情、衣着略加推测,便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些人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是陌生人,可是对于他们的父母、爱人、子女、同学、朋友、邻居来说,就不是我们眼中那样扁平、抽象、无所谓,他们可能正在为老人的疼痛而寻找偏方,可能在为爱人的生日而选购礼物,可能在为孩子的学习而拜访老师,可能在为同学的某个疏忽而奔走弥补,可能在为朋友的婚礼而发送请柬,可能在为亲戚家里装修而找木工……当我们把身边的人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每个人就都生活在各自的逻辑里了,这样的人群是具体的、充满人情味儿的;如果我们再能用心去体会每个人的生活内容,其实这个世界是很柔软的,甚至时刻都可能让我们感动。

    可惜我们很少这样去做、去想。

    所以,我们经常麻木地看待马路上的老人、菜场里的小贩、公交车上的司机、病床上的病人、墙角里的乞丐……我们的眼里只有人的社会角色,当我们对某个人的社会角色一无所知时,我们便只有陌生和漠然,感觉自己正行走在人的沙漠里。我们大喊着人情冷漠,却不自觉地冷漠人情,或者索性只把不相干的人当作一个生命体。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常常无话可说,我说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什么人不可以成为作文中的主角呢?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把陌生人写得不陌生。我告诉他们:用你的生活去理解别人的生活,用你的情感去体验别人的情感,让你看到的每一个人生活到他们的时空、关系和自我里,他们都是自己和相关人的角色啊!孩子们点头,似乎懂了,说如果把一个在路边闲走的人想象成等待远方归来的亲人的人,任何一个生活细节都足以让人感动。

    虚拟的感动,也是感动吧。

    于是很留恋曾经的村庄生活,连谁家晚饭吃什么饭菜都能通过暮霭中的味道猜测出来,特别是有人家火烤咸鱼,几乎整个村庄都弥漫在那种滋味里。为什么现在小区里生活的人彼此都不认识了呢?那比村庄里住着的人家靠得还近啊。想了很久,渐渐明白,村庄再大,大家的角色都差不多,心理上没有太大落差,而且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多少都有点亲缘关系;城里对门住着的人家可能属于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哪里能找到彼此交往的理由!于是城里人就生活在一个个彼此相当的圈子里,而对圈子以外的人则几乎将其视为“非人”。

    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叫“木头人”,一群孩子在奔跑,嘴里唱着“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大家就都静默、忍着,谁忍不住谁就要受到惩罚。在社会的游戏中,我想我可能就是那个不肯静默或者忍不住的人吧,时常能感受到生活的趣味。

                                                              2013.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孩子的力量
后一篇:药鸡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