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欠

(2013-05-21 00:13:03)
标签:

会议室

哈欠

文化

分类: 生活絮语

哈欠 哈欠

哦,天哪!

    一个马拉松会议,从下午两点半已经开到晚上六点了。

    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呢?主题是本季度销售额分析,各部门汇报数据,分析出现状况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谁嘟囔了一句:业绩下降了不能全怪我们这些经理啊,我们手下的业务员都是集团配的,水平、态度我们决定不了。一句话引起了好多人的共鸣,接下来的话题就开始转向集团的人事制度……其实没有人对制度问题感兴趣,因为知道说了也等于白说,之所以还要说,不过是想借此引开话题,免得再谈那个倒头工作业绩了,因为较真就伤和气,不较真又伤奖金——就这么糊里糊涂过吧,就当一切都是天上的馅饼,掉不掉下来、掉到谁的头上,老天爷说了算。

    一公司的经理老王说:天气越来越热了,业务员的工装也——啊哈哈哈……话说了一半,打了一个长长的带波浪的哈欠。

    二公司经理大张看老王抓着一张面巾纸擦眼泪,估计那后半截话是被哈掉了。老王每次讲话都是这样,提起一个话题以后,到表明观点的时候不是打哈欠就是打喷嚏,如果没有人接茬,他再说话的时候就岔到另外一件事情去了。大张早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先用力挤了挤高度近视的眼睛,然后猛地张开大嘴:啊哈哈哈……一个波形与老王逆向的哈欠与老王的哈欠衔接得天衣无缝。不过打完了哈欠没有老王的那些附加动作,只是用右手食指把眼镜架往上一推,铿锵有力地说:咱们都是吃一个锅里饭的,彼此之间不应该有太强的地盘儿意识,不就是几个客户嘛,犯得着争得你死我活嘛!虽然你的销售额大了点,可是内耗造成的形象损失更大。我们不能拿集团的利益来换取部门和个人的奖金,是不是啊?啊?!

    说完,他抬起眼睛向周围扫了扫,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打哈欠:啊哈哈哈……哈了半天也没人搭茬,知道自己那几句话又被暧昧的哈欠给哈没了,只好自己找台阶下:哈欠这东西是会传染的,我在资料上看过,还说这是人类进化层次的标志呢。——只有脊椎动物才会有哈欠传染,蚯蚓估计是不会打哈欠的,还有蚂蚱——哎哟,我也忍不住了,啊……

    等到话题转一圈绕到三公司的黄莺莺究竟是哪位领导的小姨子时,大家的哈欠几乎同时打完了,有的人嘴巴还张着,可是却不哈了,仿佛刚刚小寐了一下,现在精神正好。不过谁都不会轻易发表见解,因为黄莺莺既然是某人的小姨子,就还有可能是其他人的妹妹或者小姑子、表妹之类的,稍不留神就可能把在座的某个人变成对头。

    不打哈欠也不说话,这会场就有些怪异,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氛渐渐从一个搞不清方向的地方向每个人压迫过来,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挤压。这种气氛如果不打破,或者不从某个出口释放出去,最后可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搏杀,对手是谁不知道的搏杀,甚至可能就是自己在和自己搏杀。这些天天在人堆里打滚的经理们深谙此道。有人拿眼角去瞟集团副总老于,发现老于正在用眼睛的余光打量三公司的经理小焦。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焦身上了。

    小焦刚刚三十出头,在同僚的经理们面前自称晚辈,但是人家是研究生毕业,专业就是市场营销,这些老经理们不敢小瞧,说不准什么时候这年轻人就成了自己的上司了呢,这年头地位高并不可怕,因为已经知道在那里了,当心就是了,唯有现在没什么特别的、将来有可能特别的人可怕,因为现在随便说的事,将来人家记着了,想随便摆脱就不可能了,集团里的老人儿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后生可畏啊”,那感叹的声音挺像宫廷里饱经世事的公公,听着是在夸奖年轻人,仔细咂摸咂摸好像又有些不平与愤慨。

    人,真他妈复杂!小焦刚进集团没几天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感慨是他向上司请示一件事的时候产生的。月末了,各部门都在收集员工绩效,准备兑现工资和奖金,小焦发现有个名字找不到对应的人,或者说这个人在单位从来没出现过,但是绩效却很高。他去问一位部门经理,经理说:这个人哪——啊哈哈哈……经理哈完就没下文了,小焦等了半天,又问:怎么办啊经理?经理说: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嘛,怎么还不明白!

    小焦做了经理以后,脾性没怎么大改,和他到三公司报到时差不多。小焦报到的时候,经理问他:请问你贵姓?小焦答:免贵姓焦。经理突然闪过一丝坏笑,又问:姓什么?小焦答:姓焦。经理捂着嘴又问:什么?小焦也回过味儿来了,眼睛一瞪:操你妈!按理说,这小焦当场就该被开除的,不过恰好当时老总在场,听他敢为了姓氏尊严骂了经理一顿,把桌子一拍:这小子我要了!

    小焦跟着老总做了一年多秘书,后来,经理被调走了,小焦就做了三公司的经理。

    现在,小焦把目光盯在报表上,但他知道会议室里的人都在用目光扫他的脸,等着他发急呢。他突然张大嘴巴打了一串怪异的哈欠:啊啊啊哈……然后把目光坚定地落到会议室的门上,谁也不看。大家都很奇怪,这小子怎么也会打哈欠呢?

    小焦不打哈欠在集团是人皆尽知的。在他还是老总秘书时,有一次老总连夜召集会议,开到夜里两点多钟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打哈欠,有的人的确是熬得受不住,有的人则是故意推波助澜催促老总结束会议。后来连老总自己都开始打哈欠了,小焦还是不打。老总发现了,突然问:小焦,你怎么不打哈欠?小焦声音洪亮:打哈欠不如去睡觉,要工作就别打哈欠!一句话赢得了老总的喝彩,也把在座人的哈欠吓得跑到了古印尼。

    别人正在猜测这小子今天发的哪路邪,小焦说话了: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打哈欠,开这种会没睡着就不错了。他刚说完,会议室的门就开了,老总威严地走进来。训话是老总的常规工作,无非是精诚团结,目标一致,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之类的内容,会一直训到有人打哈欠为止。不过老总今天没训话,他扫了一眼经理们,清了清嗓子说:你们在讨论黄莺莺是谁的小姨子?这叫什么思维!你们应该讨论黄莺莺到三公司以后表现如何,或者讨论黄莺莺的姐夫是怎么把她安排到咱神鹰集团的!几句话说得大家莫名其妙。说完,老总冲副总点点头,说你们继续开会,我还有别的事情,然后转身走了。

    老总走后,众人面面相觑:老总是怎么知道会场上在讨论黄莺莺?小焦经理是怎么知道老总要来的?小焦又一次成了会场上目光的焦点。

    副总很得意,因为他的一个短信,既阻止了会场上的哈欠,又让正在做会议记录的黄莺莺摆脱了尴尬。其实黄莺莺不是任何人的小姨子,她的家人在汶川地震中全部遇难了,她在外地上大学才幸免于难,是老总亲自把她招进集团的。集团的人只知道新来的黄莺莺长得很漂亮,可见过她的人并不多,因为她的人事关系虽然在三公司,而实际工作在集团总部资料室。

    至于小焦,他不过是能分辨出老总汽车的马达声,然后根据老总的步幅推测出老总到达的时间而已,毕竟,他曾经做过老总的秘书。

                                                    2013.5.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采桑子
后一篇:蚕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