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干净的小孩儿
哦,天哪!
儿子在体检中被传染了角膜炎,医生开了眼药水和药膏,用过以后,眼睛周围总是生出一些粘乎乎的东西,又不敢过分地擦洗,怕伤了眼睛。这让我很难受,因为一直要求他做一个干净的孩子。他倒是很想得开,用手遮一下自己的眼睛说:没关系,有同学笑我我就告诉他这是药膏,不是眼屎。我从包里拿出一包面巾纸给他,告诉他过一会儿就把眼睛轻轻擦擦,不论怎么样,我还是希望他保持洁净的小脸。
说起来,他还算是个爱干净的小孩儿,平时和小朋友一起玩,很少不管不顾地到处爬。但是,孩子无法跨越的阶段还是很明显地体现出来,按照台湾学者孙隆基先生的归纳应该属于“肛门期”,喜欢说一些和排泄物相关的话,而且不论说什么,不论在什么场合,最后总是扯到粪便上。这让我很难受,有时会训斥他两句,他也是嬉皮笑脸地继续他感兴趣的话题;更多的时候,也只能不管他,随他说去,毕竟是他应该经历的过程,我无权剥夺他天生的权利。
可是,我还是希望他能尽快走过这个阶段,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孩儿。言为心声,我总认为,语言上的不检点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随意,乃至行为上的散漫。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至于说了、做了结果如何,他们却甩手不管了,有人概括这些孩子的特点是“有胆量,没担当”,产生的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孩子后面跟着一群大人,他们做不好的事总有人来收拾烂摊子。我认为,孩子如果养成了乱扔乱丢、甩手就走的不负责习惯,那就真的进入了“肛门期”了,而且这个期限可能会跟随他一生。
做个干干净净的人,不仅仅是衣着整洁、语言文明,更重要的是心理要纯净,不去看那些阴暗消极的事情,不去想那些投机取巧的门道,不去做那些让别人麻烦的事情。我跟孩子说:你从一个地方经过,不要让别人发现你的背后全是需要别人来收拾的尾巴。他故意装作听不懂“尾巴”是什么意思,笑呵呵地说:没有尾巴,那露出来的不就是屁股?唉,我也无奈,谁让他如此醉心于自己成长的一个最无聊的时期呢?只能希望某件事情能够触动他,让他突然意识到这样说话是很难为情的,那样他就可以自觉地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时期了。
不过,也还有很麻烦的事情等着。就像他走出“口腔期”以后自然进入“肛门期”,等他走出这个阶段,怕是青春的“叛逆期”也就相距不远了,那可是一个最让父母头痛的阶段啊。——人之生长不易,往往不是外界带来的困难,而是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制造的麻烦,即便长大成人以后也还是这样的。目前我是没有办法让他放弃天生带来的权利,将来我也不可能让他跨越任何一个人生阶段,所以只能不停地提醒他:你要做一个干净的小孩儿。
2012.11.12-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