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逃
哦,天哪!
一夜北风,天气就骤然冷了,让人很不适应。
不知为什么,悄悄溜进房间的蚊子,在这样的气温下,却要在天明时分向外逃。于是,这几天每天早晨都要到纱窗前去放蚊子——打开纱窗,让它们飞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去。您肯定在笑了,骚扰了一夜、一个春夏、很多年的蚊子,落到手里还要放走它们!或许是怜惜小小的生命,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蚊子和我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看那些快意恩仇的影视,一位大侠闯进大牢,把铁门砸开,于是里面的犯人纷纷出逃。常常是不管这些犯人做过什么,心里只是希望他们能逃出囚笼。有时静下来想想自己都想笑——如果那些犯人是伤害过自己的人,是不是还会如此期待他们出逃成功?为什么伤害了别人的人在我的心目中反倒成为同情的对象?思考的结果不是分不分是非,而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着出逃的情结,逃离眼下的处境,逃离眼下的工作,逃离身处的城市,逃离经历的婚姻……甚至逃离现时的生命。原来,出逃是一种宿命。
有的蚊子待打开纱窗以后就迅速调整努力的方向飞走了,有的却奋力向前,永远被纱窗挡在那里。我想用手把它们领出去,它们吓得要死,左冲右突,更找不到逃离的方向了。产生逃离欲望的过程是充满了苦恼的,找不到逃离的出路更是恐慌的。因此,出逃始终伴随着苦恼。我是这样理解蚊子的。
最近几天一直和一位老师研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苏轼遭遇的困境和奋力的挣扎。“酒酣胸胆尚开张”,这一句经常被大家略过的词句,包含了多少无奈!上阙的出猎场景多么宏大,一个春风得意的太守形象跃然纸上。可是我在问:苏轼,这是真的吗?下阙写了自己的期待,一个渴望为国效力的“老夫”形象酸楚地站在我们面前。我还想问:东坡先生,你究竟需要什么?苏轼此时对朝廷还是充满期待的,等被贬到黄州他就明白了:哦,敢情人家周瑜能做那么大的事,是有孙氏兄弟的支持!一句“小乔初嫁了”,包含了他内心太多的感慨和无奈。正像这首《密州出猎》一样,“东坡突围”几乎遍布他的所有作品,大家熟知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是。大家一直很感兴趣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为何写得如此细腻凄婉?那是在突围过程中满身伤痕和满心伤痛的倾诉啊!突围便是出逃,而出逃总是和苦难相伴。余秋雨先生说:“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苏东坡永远逃离不了宋朝。
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知道蚊子飞出窗外也没有多久的日子好过,因为它们逃不出季节,更冷的冬天就在一场场秋风秋雨后。可是它们不知道,我也不能告诉它们。它们眼前的扑腾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从心理上讲还是有价值的,因为痛苦本身就是希望的一种变形。等不想扑腾了,便归于行为上的沉寂;等沉寂的时间久了,便归于心灵上的寂灭。不论年龄大小,一旦放弃了出逃,人就老了。
这一场冷风过境有点突然,大家都有些不适;后面冷风再来,大家就适应了。
2012.10.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