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吵,听听大海
哦,天哪!
本来今天孩子要求上山去玩的,可是到外公家里走了一趟,改主意了,说是要去看海。这很对我的心思,我已经很久没去看海了。
海还是老样子,即使很长时间不去看,它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当然,也可以说即使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也不能把握住它无时不在的变化。这都是我喜欢海的原因——稳定的气质和敏锐的情绪,前者显示了海的博大,而后者又见出海的灵动。没有稳定的节律,海和溪流就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没有感受现时的敏锐,海与山的区别也只是外形而已。海对我的吸引力正在于此,不论你什么时候去看它,它总是在那里,像母亲守着老家等待游子归来;而每次看海,潮汐、云霞、风雨、游人都不一样,海就表现出不同的风采,好像孩子每天从学堂回来,总有你不曾看到过的变化,让你随时感受到活力和希望。
今天的潮水落得很远,大片的海滩平缓地铺在那里,薄阴的天气,只有微微的凉风,大海像一个清瘦的智者,陷入了深沉的思考。我很想知道它究竟在想什么。这不是很难的事,以前海边没有什么游人的时候,我只要静静地坐到礁石上,看看晚归的渔船,听听海鸟的鸣叫,让心跳和着海浪轻拍的节奏,很快就能感受到海的情绪,或者说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绪交付给大海。
然而现在有些困难,无数个五颜六色的身影在海滩上挖掘着,似乎大海在潮水退去以后,在沙滩里还藏掖着什么秘密,他们一定要搞明白;而远远地望去,在辽阔的大海背景上,每个人都小得跟蚂蚁一样,怎么可能掘得出大海的心事?倒显得游人像一群不懂事的“啃老族”,无休止地翻检着老人的旧衣衫,试图再找出一个两个硬币。
大海瘦了。不是因为落潮,是它给我的感觉。秋风轻轻吹过海面,隐隐带来人群中纷纷攘攘的争执声——凭什么给老大家带儿子而不管老三家的丫头,去年借钱缴电费今年还没有还,他有什么资格评先进,老李拍马屁的水平上升比涨潮还快,某某医院又出了医疗事故,吃什么药减肥效果特别好,某某国家和某某国家的罪恶交易……整个世界怨气冲天。汽车火爆的鸣笛仿佛所有的行人和车辆都妨碍它的奔驰,火车从不远处轰隆隆喘息着开过,海轮的气笛是逃离码头留下的最后一句诅咒……世声胜于潮声,大海的声音遥远、微弱、渺茫,没有海鸟,也没有渔歌。
海沉默了,也许它觉得说什么都不够礼貌,说什么都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说什么都没有人听得懂、听得见。沉默的大海在秋风里显得很沧桑,怎么看都像满脸皱纹,皱纹里全是忧郁的灰尘。我听不见大海的声音,于是觉得自己也无话可说。
有几片树叶飘下枝头。虽然已是秋了,但还不到落叶的时候,这落叶便像一声声轻叹。有叹息也好啊,毕竟也是一种声音,也是一种心情。而大海,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或许下一次潮水到来它就会大声怒吼。可是我却不能等了,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走上海堤,市声如潮,回头再看大海,大海又黑又瘦。
2012.9.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