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味细品
哦,天哪!
秋天的傍晚是最美的时光,轻轻的晚风从发丝间穿过,空气里一直弥漫着淡淡的香甜和微微的青涩混杂的气息。抬头眺望夕阳下的山峰,苍翠而又庄重,仿佛一位主持祭祀之礼的长者,那么,天上丝丝缕缕的白云,就是人间与天上交流的香烟了。夜晚,一切归于沉寂,月亮还没有长大,山色如剪影一般,除了人家窗口零零散散的灯光,一切都沉入朦胧的夜色里,如果想感受这个美好的季节,就只有靠嗅觉,白天闻到的秋味儿此时愈加清晰了。
前几天进山探秋,发现山野还一片青翠,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开得正艳,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溪流在石上清亮亮地跳跃,竟然没有找到一点秋的踪迹。知道来得早了,秋还没有成熟呢。而此时从山里飘来的气息,就是那将熟未熟的秋味儿。


山坡上人家的桂花开得正盛,小小的花朵,却染得满庭芬芳,连铁锹的木柄、竹筐、板门、黄色的小狗都是香的。柿子才刚刚泛出些微的黄色,离成熟还有一段时间;没有成熟的柿子即使黄了也是不能吃的,会涩得你舌头打不过弯儿来。石榴倒是金黄,但也还紧紧闭着满口玉齿的嘴巴;嘴馋的孩子会偷偷用竹竿捅一个下来,不过那晶莹剔透的石榴米儿会酸得人半天睁不开眼睛。眼下的秋是不能凭眼睛判断味道的,因为未熟,可靠的还是鼻子。于是在这静静的夜晚,我的心情和这样的秋天相遇,在花香和果涩里品味秋的意韵。
我不懂果树。为什么当初又苦又涩的果子成熟以后会变成香甜的呢?莫非阳光、土壤里生就苦涩的味道由它们的叶和根吸收进来,又用生命挑选出来的?应该是这样——同样的土地、同样的阳光,不同的果树结出的果实味道竟然千差万别,那就是果树在风风雨雨里、在白天黑夜里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吧,它们用果实告诉我们:生活的味道,就是万物自己的味道。以此推测,四季花开,花的颜色、形状和气味,不也是花草对生活的筛选、酝酿吗?它们喜欢什么颜色花就是什么颜色,喜欢什么形状花就是什么形状,喜欢什么味道花就是什么味道。
太阳已经大半个落到山后面去了,观察了山溪里的小青蛙、沿着石头爬到溪边饮水的昆虫,和孩子拄着树枝一同往山下走,凉风习习,溪声相随,心里也像被溪水洗过一般清爽。孩子说:很快就要放中秋长假啰!语气里满是喜悦。我微微一震——这个秋都要过去一半了吗?秋去秋来,对于孩子来说只不过是时间的变迁,可是对于成年人、老年人来说那味道就有些不同。
我不认识曼珠沙华,回来查阅资料才知道它还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彼岸花”。心里有点茫然——跟它们一同站在溪边,我是在此岸呢还是在彼岸?面对同一个秋天,我和孩子是在时间的同一岸呢还是分属此岸和彼岸?
在这个将熟未熟的秋天里,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在静静地分辨秋的味道。
2012.9.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