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爱情语言

(2012-08-14 23:52:37)
标签:

乡村爱情

谈说

人之常情

面目全非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乡村爱情语言 乡村爱情语言

哦,天哪!

    在乡村,很难听到“我爱你”三个字,也许有人说,毕竟现在不是只有锅碗瓢盆和泥土的时代,即便没有走出乡村的人,也可以通过书籍和影视学会这三个字,然而依然稀少。当城里人喜欢用夸张的表情大声喧哗:哇,帅呆了!乡村人还是习惯于沉静地笑笑,说:好,好好!乡村的爱情,大多数情况下是部默片,青年男女悄悄地对视一下,就有无限的心绪融解在那并不机智的目光里了。远离乡村很久了,那里相爱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至少应该学会牵着手走路了吧?他们的长辈已经是我们这代人了,我想,像我们这种年龄的长辈,对孩子们的感情表达方式应该是相对宽容的。

    乡村的爱情语言是含蓄的,但不妨碍乡村也有爱情。少年的记忆中没有人说起过谁爱谁,但记得有一位从小没有妈妈的大姐姐,不知怎么喝多了酒,大声哭喊一位大哥哥的名字,那时我们太小了,觉得好玩,不知她的哭喊就是一种爱的表达。可惜那时的大人们不能接纳这种表达,摇头叹息着,小声谈论着,作为一种说笑传了很久。那位大姐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后来嫁到了很远的异乡。那时,我们还很小,什么都不懂。

    乡村应该是有爱情的,毕竟爱是人之常情,但过去的乡村爱情常常被说成男女关系。于是爱情噤声,爱情只能关在家门里面。有时我在想,莫非爱情不是人与人心灵相吸,而是一种观念的产物?比如说先辈先成家后培养感情的婚姻方式,是否演化成后来恋爱中的距离之美?“当家的”、“做饭的”这些功利化的夫妻间的称谓,是否决定着今天夫妻之间的分工?面对乡村爱情的呈现方式,我感觉到更多的是亲情,或者是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角色的需要关系——没有男人和没有女人的家,在乡村都不能称之为家,这或许正是乡村夫妻关系相对稳定的原因吧。

    如果仔细去品味,乡村爱情也是有表达的语言的。乡村爱情的表达语言很特别:如果一个女孩子纳了花鞋垫送给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子,那肯定表达了一种特别的情感。想想这种表达方式真的很细密,一份爱慕要通过千针万线来连缀,在这些针线穿引、色彩搭配过程中,女孩子要想多少事情啊!相见,结婚,劳动,生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可能都细细地盘算过了,经过细细推敲的感情往往比较坚实。结婚以后呢?丈夫外出或者归来,做妻子的最好送别和迎接方式是做一餐好吃的,目前从影视上流传进来的一句话是“要想抓住丈夫的心,必须先抓住丈夫的胃”,这话或许有些科学道理,但这和乡村爱情的语言是两码事,乡村爱情中妻子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做给丈夫吃,那时丈夫在她眼里是个孩子,需要她精心呵护。女人之间也有表达自己爱情的语言,那就是抱怨,说自己的丈夫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外人一听这两个人简直不能过到一起了,但事实上恰恰相反——爱丈夫的女人怎么能让别人说自己的丈夫不好呢?丈夫的不好只能自己来说!……但是我却不知道乡村的丈夫是如何表达对妻子的爱的,男人表达得多了,会让别人瞧不起,沉默或许是最深刻的表达吧,乡村的男人特别偏爱沉默。前几天和几个同事在一起工作,女人们总爱互相夸奖对方,衣服漂亮啦,发型时尚啦,气色年轻啦……什么都可以说。有位同事说我:嗨,你怎么不会夸夸我们?我说:觉得漂亮,我会默默地看一眼,记在心里。大家都笑,说这很别致。我想我的心态和乡村人表达感情的含蓄是有一定渊源的。

    在乡村,如果表达感情用的不是这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就会遭到群体的谈说,说你轻浮,说你得瑟,说你不正经……而谈说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可以让爱情或者仅仅是友情变得面目全非。

    可惜我在乡村生活的时间太短了,没有观察过乡村婚姻以外的爱情,这种感情我想一定是有的,尽管人们对此很不齿,但是感情的发展岂是理智可以完全约束得了的?小时候经常听到成年男女之间粗俗的玩笑,当然仅限于已婚男女,谁要找人家姑娘开这种玩笑那无异于找死。那些粗俗的玩笑传递的是什么?除了表示彼此之间关系融洽,是不是也会夹杂着一些爱慕的成分?甚或还有一点非分之想或者遗憾?我想应该会有的,因为城里人之间一些荤素杂陈的玩笑中也包含着复杂的感情成分。

    小时候看过男女游街的场面,脸上被人抹了灰,脖子上挂着一双破鞋,男的敲着锣,女的在后面低头跟着。不用谁来解说,那双破鞋就是男女婚外关系的标志。当时觉得这种场景非常好玩,一群孩子跟着起哄,大人们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看一眼就默默走开了。今天想想觉得游街的人挺辛酸的——是什么,阻碍着他们爱情的正常发展,最终变成了畸形?法律、道德、风俗、舆论……?感情往往是最没有是非可言的,而人们总喜欢判断一种感情对或者不对,必待若干年过去以后人们才会给一段爱情重新定位,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跟白娘子……然而乡村的文化是那样的稀薄,人们很难从历史的、人性的角度去衡量一份感情,倒是对那些扼杀了自己真实感情的人津津乐道。

    乡村的爱情语言是含蓄的、缓慢的、含糊的,也是不完善的,甚至经常是不人性的,但是,这种语言体系维系着家庭、家族、村庄和更大范围的人际关系。但愿现代的、直白的、简单化的爱情表达方式不要过分地冲击这套语言体系,让乡村的爱情保留一份质朴、朦胧、羞涩的美。

                                                          2012.8.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初秋的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