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的影子

(2012-07-30 08:30:41)
标签:

影子

符号

内心世界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人类的影子 人类的影子
哦,天哪!

    父亲陪我走过的生命历程,满打满算还差二十六天不到十三年,这还不包括父亲和我分离的几年,可是,父亲的影子却一直在我的生命里散发着父亲的光彩和味道。父亲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已经不很清晰了,他的经历,对于我而言大多只是传说,母亲或者哥哥他们留下的记忆。就是这样,父亲年轻时的神采还是很鲜明地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时时有所依靠,有所参照,有所感悟。失去父亲的沉痛和父亲的影子一样绵长。在那绵长的痛苦里,在自己生活的每一次坎坷中,咀嚼父亲留下的每个细节已经成为内心世界的活动习惯,因此,尽管长时间地独自生活、独自相处,似乎也并不那么孤独。
    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理解了“孤独”的内涵,那不是没有人陪伴,而是心里没有可以陪伴自己的人。父亲总是要离开孩子的,而父亲在孩子人生中的影子却永远不会消失,当孩子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站立起来,父亲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了。就像长江、黄河、泰山、长安一样,尽管我们可能离这些物象很远,却时时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意义。父亲对于子女来说,很多情况下,特别是父亲离去以后,就是这样一个符号,而对于这个符号的解读,就成了父亲对孩子人格锻造的内容。孤独的孩子,肯定是心里父亲的影子太淡了,或者作为父亲,他在世时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孩子心里的符号意义,他的影子。人与人可以被生死隔离,而人的影子不会,即便影子在最粗糙的路面划过,也不会受伤,即使影子从最肮脏的泥潭穿过,也不会被沾污。
    任何人都应该有他的影子、他的符号意义,这是我在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时产生的直觉。那是一座内涵非常丰厚、丰厚到让人难以把握的博物馆,展示的是人类发展的历程,涉及人类自身、人类的组织形态、人类的经济军事艺术等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用来说明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的,就是那些出土文物,那些古人留下的痕迹。我试图沿着这条路慢慢走过去,看看我们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然而不行,内容太多了,我甚至无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参观的人也太多了,大家似乎都想弄清自己是怎么回事,所以没有人能把三个馆中的东西看全、看清、看懂——影子就是这样才更迷人。
    我在无法完全弄懂的困顿中,让自己的触须小心翼翼地探过去。竟然也能感受到不少东西。人类的发展是从贫乏开始的,但每一次发展都不浅薄。从原始石头和棍棒到打制过的石头再到金属,从简单的泥土到烧制的粗陶再到精致的陶瓷,从简单的纹饰到丰富的图案再到文字和绘画,从实物交换到相对稳定的替代物再到货币……让我吃惊的不是那些精致的青铜器皿,不是形态各异的唐三彩,不是名目繁多的玉器,也不是结构复杂的车马和住房布局,而是东汉时期的“陶楼”——用泥土烧成的三层楼房,那不是用来住的,它的大小不足以住人,那是模仿居住楼房而制作的艺术品。看到它,我心里说:人类的影子出现了。当然,我说过,馆内不可能把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收藏进来,我也不可能把馆内收藏的东西全部看明白,也许在此之前早就有很多超越实用的东西出现,比如秦兵马俑里出土的那么多文物,我只能说我看到的。总之,当人类超越实用而去制作某个东西,就表示人类不再仅仅关注物质,而超越物质的生活是什么层面的生活?以前在北京看到古人打制的铜镜,我曾会心一笑,心里说:老祖宗发现了自己的影子。这次感受与前一次不一样,发现自己肉体的影子是美的觉醒,发现生活也有影子就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进步了。那是什么呢?
    我无法解释古人的心思,于是又想起了父亲。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不很年轻了,或许他一直担心不能把我带大,总是给我讲很多东西,怎么面对困难甚至灾难、怎么面对委屈甚至欺凌、怎么面对他人和自己……他的讲述可能不如我这样有条理、有目的,他的方式是故事、是圣经、是路边的小草小花、是两只在打架的小虫子、是一阵大风过后被迷了眼睛、是流落关外的那个醉汉……这些,对于父亲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对于我来说它们则是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我说过,父亲早早去世给了我带来无尽的悲伤,那是因为他的生活不再与我同行,但是我不孤独,因为他的生活里的那些故事、小草、小虫、大风、醉汉依然在我的生活里,依然在和我默默地对话,说着父亲的往事,说着人究竟应该怎么办。
    父亲自己也没想到会那么突然就要把我丢下来,天灾人祸谁也无法预料。在他仓猝面对人生最后时刻时,他只留下一句话,他要求抑或是请求我的母亲和兄长们无论如何要让我把书读完。父亲一定是意识到他的影子还不够长,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帮助我走出困境。我不知道父亲是否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他想给我的,就是人的影子——人类从脱离低级动物开始,一直到今天的影子。
    从人类幽深的历史里走出来,博物馆外面是强烈的阳光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有一个问题比夏日的阳光还强烈地摆在我的面前:人总是要死的,可是在未死之前应该怎么活着呢?

人类的影子

人类的影子
(早期的陶器)
人类的影子
(青铜器)
人类的影子
(东汉的陶楼)
人类的影子
(唐三彩)

                                                               2012.7.27-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蚊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