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行·历史不是云烟

标签:
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红岩》香山别墅旅游 |
分类: 生活絮语 |
下午终于看到了在小说《红岩》中久已想象过的两个地方——白公馆和渣滓洞。说心里话,我一点都不想看这样的地方,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狱中的志士们所受的非人折磨至今让人心颤胆寒,而且监狱里的情形已经在心里了,哪里还用现场去看。可是既然来了,错过似乎没有道理,几个人便搭伴前往。
车子沿嘉陵江而行,一路风景清新秀丽。重庆人真是太有福气了,一座城市能有一条河流经过已经很难得了,这座城市竟然有两条,而且是江,是长江和她的支流。密密麻麻的高楼沿江而建,让人觉得住在这里一定安宁而闲静,至少内心是平和的。所以,我很奇怪,当年那些人怎么会在这里弄出有违天地的恶行?上天给人间的一切是让人来热爱和享受的,不是拿来破坏与糟蹋的,政治难道就那么值得人抛弃人性吗?我甚至怀疑以前自己的想象出了偏差,事实可能不会那么恶劣。
车子驶进歌乐山,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高校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更加让人不相信这座诗意的山竟然能容忍那样残酷的事情发生。而几个弯儿一转,事实便摆在眼前了。一位当地的汉子上前做解说,虽不专业,倒也不偷懒。他说,白公馆其实叫“香山别墅”,是过去一个白姓官绅为他的妾建的别墅,因自称是白居易的后代,故名,不想竟成了关押小萝卜头一家的囚室。阴暗潮湿的地下牢房、阴森可怖的刑讯山洞,不需要文字和图片注释,谁都能想象得出当年这里的罪恶。那个孩子,那个与这个世界毫无争执的孩子,怎么会陷入政治的漩涡,失去了鲜活的小生命!我无意指责哪个政党,但对生命如此残忍的统治者,肯定不会给百姓带来什么福音,也肯定得不到民心。
再往里走就到“渣滓洞”了,就是关押江姐他们的地方。读小说时以为是为了侮辱被关押者故意起的恶名,谁知却不是。它曾经是当地人开采煤炭的山洞,由于煤炭质量不好,被称做渣滓,就得了这个一语双关的名字,亏那些伤天害理的人竟好意思这样叫,难道杀害那么多年轻生命的人不是真正的人渣吗?一个人信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谁而信,是自己还是众生。老虎凳、指甲里钉竹签、把脚钉在板子上走路、“披麻戴孝”……我曾对学生说,如果让我面对这些酷刑,我可能立即就挺不住了。可是今天我得说,如果有人对老百姓如此残酷,我这样的懦夫也会拍案而起、奋不顾身的!而且可以预言,只要不把老百姓当人的统治,一定不会长久。
好在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眼前的歌乐山树木葱茏。下得山来,回望歌乐山,烟雾萦绕,把曾经的罪孽与苦难轻轻地掩藏于自己的心底。山下就是有名的瓷器口古镇了。古镇窄窄的街道上招牌林立,游人如织,各种小吃、特产琳琅满目,一派祥和安宁,那些从歌乐山下来的游人可能已经忘却了刚刚走过的血腥之地。也好,历史总是要翻过去的,仁人志士的鲜血不是用来让后人难过的,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富足。古镇上正在展现的生活不正是他们的理想吗?
突然下起大雨来,人们纷纷躲避,我们也跑进一家饭店,点了几样川菜吃起麻辣来。出来的时候,雨已经停了,石板路干干净净,只有一个个小水坑里还有一些积水,像许多含泪的眼睛,而路边的老陈麻花店前早又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历史要成为过去,但绝对不会成为过眼云烟——今天的美好生活不就是历史的真实存在吗?
(牢房里“囚犯”们挖的地洞)
(当年“囚犯”们绣的红旗)
(“囚犯”逃跑利用的豆腐渣工程墙)
(瓷器口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