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个好心情
哦,天哪!
尽管差不多过了追问人生意义的年龄,可很多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想活着的目的,这也没什么特别的,活着嘛,不是一件很随性的事,不能像小狗小猫一样走到哪儿算哪儿。有意思的是,每次自己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情况下,我对人生的理解是不同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我对人生的意义是没有一个清晰、确定的理解的。因此,回顾自己走过的可以算作人生的这么一段时光,发现脚步很零乱,留下的痕迹毫无规律可循,没有任何借鉴价值。
比如说吧,经过很多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变化以后,我突然发现,人生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活着不过就是个心情问题而已,心情好就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心情不好就觉得活着没有一点意思。看上去这种对人生的理解实在是肤浅得很,可事实上又有多少人不是这样活着呢?
不仅如此,很多情况下我们生活在并非真实的心情中,或者说,我们生活在一种虚拟的心情里,也就是说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来自生活的现实,而是一种臆想。说得再明白一点,我们有很多时间生活在一种自欺之中。这个结论不太好论证,那就让我们来看真实的例子吧。
人在出生的时候是否想到过死呢?本来生命刚刚开始,不该想到这些不吉利的事情,而事实上人们是想到的,所以有“长命百岁”这个祝福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有人说出“这孩子将来一定要死的”这个事实,他肯定会惹得所有人不高兴。不光对待孩子是这样,所有人都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是以为自己会活得很久很久,谁还会对什么都那么在乎呢?更有甚者,还有人以为自己能活到万岁呢,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虚拟,才不惜用很多人的生命来堆积自己美好的未来,用别人的生命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再比如说从古至今的赶考吧。本来人可以让短短的生命活得轻松一些的,可是一想到赶考能够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就把生命弄得很沉重了。那么这个人生目标是否真的能让已故的祖先得到荣光呢?很难说,也没人当真,人们最终想得到的不过是成功那一刻的心情而已。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很长时间的苦恼来换取短暂的最佳心情,就像努力地压缩空气,最终得到一声爆裂的脆响,或者说有点零存整取的意思。值还是不值?这不是自己能够判断得了的,顺应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为了社会的心情,自己要忍受本可以不忍受的沉重,凡是带“考”字的事情都是这样。今天有句不太文雅的口头语不就“考”或者“靠”嘛。
爱情更是虚拟的东西。古人有个爱的承诺叫“海枯石烂”,比今天人说的“爱你一万年”要久远得多。我不想讨论这个承诺是否能够实现,我只想问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个承诺——生命都没有这么久,这个承诺难道会在死后的空气里延续?当然,有人会说还有灵魂呢,还有来生呢。如果这些真的存在,那么“海枯石烂”也好,“一万年”也罢,爱情的保质期不是又太短了么?但是,所有相爱的人都会许下爱的诺言,用这样的承诺来博得对方对爱的好心情。永恒的爱情是一种期货,而且永远不会到达提货期限。很有意思,五笔打字里“诺言”和“谎言”的编码完全一样——“yayy”。
这些都是生前事,我们还有对身后事的虚拟,那就是祭祖。之所以要上坟烧纸,是因为我们虚拟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和现实世界是一样的,但所需的物质却又不一样,只要现实世界里的纸就可以应付一切,于是乎人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东西可以用很小很小的代价送给阴间的亲人,从而再换回阴间的灵魂对阳间人的同情或者保佑。在这样的交换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心情的满足。别小瞧了这样的虚拟,它可是很多行为的原动力,比如婚丧嫁娶、传宗接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家庭地位、婆媳矛盾、邻里关系……
呵呵,不说了。既然我们是生活在心情里的,甚至是生活在虚拟心情里的,干嘛不给自己虚拟一个好的心情呢?反正好坏都不收费不缴税,就让好心情时刻与我们的生活相伴吧!
2012.1.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