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鼠余抑或虫余

(2011-06-12 09:40:25)
标签:

岁月有痕

文化

分类: 生活絮语

鼠余抑或虫余

鼠余抑或虫余

哦,天哪!

念大学的时候,学校有一库图书更新,旧书全部废弃了,我们称之为“倒架”。“倒架”的图书都是要当作废纸卖的。学校怜惜我们这些爱书却没钱买书的学子,打开书库让我们先淘两个星期,凡是挑中的书也以废纸的价格卖给我们,便宜得很。于是每天课余我们都要到那个书库里去淘宝。

没经历过书库倒架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大学里究竟有多少书的。那间书库只是整个图书馆的一个小角落吧,偌大的房间里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多得让人对它们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据说还让老师们先挑选了两天呢。我们一头扑进去,按照自己的想象,选定一个角落开始挑选,有人只在表面四处寻觅想要的书,有人则在一个地方向下深挖。很快书堆被挖出一个个深深的洞,有一米多深呢。

不过这些书大多已经很旧了,而且很多已经残缺不全,有的扉页上印着“毛主席语录”,有的污渍斑斑。想想有那么多手指曾经轻轻抚摩书页,挺为这些书自豪的,它们曾经是很多人的精神食粮。

有一本《微型小说选》看上去还比较新,至少还没有黄到发黑。我把它从许多硬壳俄文书下抽出来,拍去灰尘,发现除了前面几篇由于管理员用浆糊修复被老鼠或者虫子啃噬而残破,其余部分竟然相当不错。打开第一篇,是王任叔的小说《河豚子》,页面有些残缺,剩余部分如下:

河豚子

王任叔

他从别人口中得来了这一种常识,便决心走这一着算盘。

他不知从什么地方讨来了一篮的河豚子,悄悄地拿向家中走来。

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间,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

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

这好似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当一家人见到他拿来了一篮东西的时候。

孩子们都手舞足蹈地向前进去。

“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啊!让我们吃哟!”

这么样的情景,真使他心伤泪落的了!

“吃!”他低低地答一声后,无限的恐怖!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齐心头,喘不过气来。

他嘱咐妻子把河豚子煮熟来吃,自己托故外去一且为避开。

已过了午了,还不见他回来,孩子却早已绕着母亲要吃了。这同甘共苦的妻子,对于丈夫是非常敬爱,任何东西断不肯先给孩子尝吃的。日车已驾到斜西,河豚子,还依然煮着。他归来了,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他想象中一家尸体枕藉的惨状,了。然而预备好的刀下舍生的决心,鼓起了他的勇气。早已见到孩子们炯炯发着,过后,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也听到了。

“怎么还没有死呢?”他想。

“爸爸!呀!”

“哦!”他知道了。

一桌上争争抢抢的吃着。久不得到鱼味的他的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鲜甜。

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的睡着,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

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一家人

他一觉醒来,叹道:的眼上了。

大致意思是能够看得明白的:灾荒让一家人无法活下去,做父亲的万般无奈弄了一篮子河豚子来,想结束一家人无限凄苦的生命。可是几处残缺却让人感到疑惑重重:他让妻子煮河豚给孩子们吃,“自己托故外去”,是不想和一家人一同去死吗?如果是这样,这是一个多么自私的父亲和丈夫啊!可是,他出去很久以后回来,孩子们还活着,还发出“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是不是妻子和孩子们已经知道那河豚是有毒的东西呢?后来孩子们争争抢抢地吃了,后果究竟怎样呢?父亲一觉醒来没有死,可以推测孩子们应该也还活着,那么父亲的眼上是绽出笑意呢还是挂了泪痕?他叹息的内容又是什么?难道他真的愿意让孩子们死去吗?

由于鼠啮或者虫蛀,小说里父亲的形象很模糊,我在阅读时的情感便也无法确定了——小说的主题被老鼠或者虫子吃得很有些含混。后来我还是找到了完整的文本读了一遍,真正了解到做父亲的在那种岁月里的无奈,泪腺被孩子们的欢笑和父亲的痛苦胀得阵阵酸痛——当时的大学生也还有不少饿肚子的啊,感同身受。今天又翻阅这篇残缺的小说,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饥饿带来的恐慌已经淡了许多,我很想对那位父亲说:让孩子们好好活着,日子总会好起来。

可是我又不由地猜想:当时老鼠或者虫子咬噬书页的时候,能否感受到那位父亲的悲苦呢?今天的孩子们如果读到这篇残缺的小说,又会如何评价文中的孩子和父亲呢?——一切都无从知晓,毕竟时代已经过去将近一个世纪了。

2011.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枚硬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