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起门来说话
哦,天哪!
“关起门来我们都是自家人”,这是一句让人感到很温暖的话,生活中随处可以听到,而每当听到这句话,便知道说话的人要说一些平时不想、不能或不敢说的真话了。温暖之余,又常常让人有些心寒——为什么说句真话就这么难呢?还要巴巴地关起门来才能说。心寒之余还有些心悸——除了关起门来说的是真心话,那些没关门之前说的话是不是都是假话?心悸之余更有些心慌——这是一个可以跟我关起门来说话的人,而更多的人说话并未作这样的告示,是不是都不把我当作自家人?……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测下去,我们可以想象天天都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当然,上面的推理很像函数里的“取极值”,是为了把特征通过最大化充分体现出来,生活中未必就是这个样子,喜欢说真话的人毕竟是大多数,人说真话的时间毕竟比说假话多得多,“关起门来”不过是为了更加慎重,或者是一种告诫:后面的话不宜外传,传达范围仅限于门内。有了这样的正面理解以后,再听到“关起门来”又不免开始心暖起来。
不少人听了一些关于国外人交往的故事,或者有机会到国外去转了一圈,回来以后就对国人的交往方式提出无数质疑。说外国人相处像打桥牌而中国人相处像打麻将、外国人说话像孩子而中国人说话像商人,似乎人家说话都是真实的,咱们说话都是虚伪的。开始听了挺羡慕人家外国人的,因为我最喜欢坦诚相见的人,而害怕藏着掖着的说话方式。后来听多了就有些疑惑:你怎么知道外国人跟你说的都是真话?也许是我以小人之心来推测别人吧,或者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我身上开始发挥作用了吧,我总认为外国人也是有秘密的,也是有许多不能对外人道的话的,甚至我经常认为你所听到的恰恰是外国人“关起门来”说的话,而你刚好在门外。如果对国人爱说假话、空话、套话的针砭,目的在于促进国人交往的坦诚,我当然是鼓掌欢迎的;可是如果指责国人“关起门来”说话的方式是为了证明外国人的品种比国人优良,我认为就难免有些“汉奸”的嫌疑了。“关起门来”说话的确有些不够光明磊落,但是如果为了磊落而说什么话都不关门,就正而八经是个傻冒了。
“关起门来都是自家人”标志着能听到下面内容的人都是“自己人”,这是个圈里圈外的问题,因为谁都不愿意被别人划到圈外去,所以没听到“关起门来”说的话的人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可是我们却忘了为什么自己被关在了门外,如果我们对此有所反思的话,就知道该如何做人了——什么样的人才容易被迫别人关在门里呢?我以为如果说话的人是个正面人物,那么听话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也是正面人物,所谓人以群分;二、为人靠得住,不会随便散布小道消息;三、待人坦诚,自己也愿意把心里话讲给别人听。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是不是能够听到“关起门来”说的话,责任并不全在说话人身上,和我们自己的为人也有很大关系。
很多准备涉世的年轻人对社会充满了恐惧感,担心假话满天飞,担心尔虞我诈,担心被圈子拒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要自己做得正,做得坦然,那一个个对你暂时关起门来的“自己人”的小圈子,都会对你敞开门的,那个时候你就会经常听到“关起门来我们都是自家人”这句话了,你就会经常感到心里暖洋洋的了。关起门来说话,是不是有很多人对你说“关起门来我们都是自家人”是对你为人水准的一个衡量,是引起你自我反思的一个信号。
2011.5.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