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没有灰尘的梦
哦,天哪!
应该没有多少人在意,今天的落日有多么大、多么红、多么圆,我也只是偶尔一瞥,看见了,就忘不掉,那景象一直跟着我回家,跟着我吃晚饭,又跟着我熬到深夜。——陪伴落日的,还有瓦蓝瓦蓝的天空,几颗还不甚明亮的星星,柔柔的春风,春风里淡淡的春天的气息……这是一个多么干净的傍晚啊,让你把一切风尘都忘了。
家人都静静地入梦了,夜很空,也很静,像一块透明的黑水晶。室内只有我轻轻掀动书页的声音,那是我大学老师的著作。那天读的时候,孩子问:又在读你老师的书?我说是。他说:我应该叫他胡爷爷吧?我笑着说是。其实我的老师还很年轻,但是孩子对老师有这样的意识,还是让我感到高兴,现在想起他天真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想笑——他最喜欢学小品《军嫂上岛》里的那句台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孩子的心地真是纯净得很,只有长幼,没有尊卑。窗外偶尔有汽车驶过的轰鸣声和远处火车的车轮声,我知道外面也很静,白天这些都淹没在市声里。我说不清这市声都包含着什么、意味着什么,但我喜欢静静的夜,这样的夜也是干净的。
日本核泄露的污染物已经过来了,尽管电视里一直说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是谁都知道那不是个好东西,有没有危害要到承受过了才能知道。但心里是安定的,因为身边就有核电站,见惯了,知道担心也没有用。——淡定其实也不难做到,只要见多了,就不会再大惊小怪了。而淡定了的心境是多么难得啊,仿佛那些看不见、闻不到的东西真的就不存在了,空气里只有花儿们夜语的气息。
朋友在网上相约,于是一起谈谈教学,谈谈文章,谈谈秩序和去秩序。朋友跟我要一个能代表我对课堂教学理解的词语,我给一个“洗课”,说课堂不能再被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弄得面目全非了,应该洗净铅华,剔除杂质,还课堂本真面目。引起了共鸣,一阵唏哩哗啦地敲打键盘,把各自的想法送到几千里以外的某个地方。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词语之间是如何转接的?美学是什么?人和美是什么关系?跨学科,哲学,宗教……仿佛在某个学堂里讨论,让我忘了其实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
键盘声歇,似有虫鸣从窗外传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因为夜太静了,耳朵里便无端地产生许多并不存在的声音。这很像人的心,人心空得久了,就会产生许多虚妄的念头,知道没有意义却赶不走它。我不知道那些性格孤僻的人是不是因为经常有这样的幻想,然后信以为真,就不再愿意走出自己虚构的世界了。
明天还要面对繁闹的生活,该用没有秩序的梦来清除一天心头的沉积了,去做一个没有声音、没有核辐、没有幻想、没有灰尘的梦,就像夜,用黑暗擦洗太阳,让它明天更加灿烂。
2011.3.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