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停在哪个小站
哦,天哪!
时常感到纳闷儿:年轻时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什么到了老年连公交车都不知该怎么乘了呢?生活中的变化万万千,让人震惊不已的事情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老年人一件也记不住,天天唠叨的只有那些过往的云烟呢?年轻的时候唱歌,父母总说不好听,我不知道他们爱听的歌儿究竟是什么样儿,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不喜欢听现在年轻人唱的歌儿?……
我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但是,我想,人生总是在往运行,而前行的状态总是减速度的,到了某个站点就不走了,从此一切生活总是以那个时代为标准,凡是超前的或者落后的,都被剔除在外,认知也好,审美也好,情感也好,做人也好,再也走不出那个时代。这就是所谓落伍吗?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OUT”吗?为什么当初也曾紧跟潮流,也曾非常时尚,突然在某个时刻就想停下来了呢?这应该是有原因的,而每个人的原因肯定是纷繁复杂的,绝不仅仅是年龄问题。所以,我以为那个“OUT”不应该解释为落伍,而应该解释为“脱轨”或者“出局”。
如果说“脱轨”是一种无奈,那么“出局”则是一种自觉。
由于家庭变故、自身意外,实在无法再跟着时代奔驰,只好离开原来的轨道,悄然站在别人的后面,看芸芸众生绝尘而去,任两行热泪模糊了视线,直至心如死灰。——这是“脱轨”。脱轨以后,有人自甘寂灭,渐渐被滚滚红尘所遗忘,后人回望身后那个委琐的老人,永远也想不到曾经也是一个风头浪尖上的人物,以为他生来便是个小人物的胚子;有的虽然无奈,却还忘不了当年的风光,时不时想炫耀一下过去,就像阿Q时常挂在口头上的“老子当年比你阔多了”,知情或不知情的人难免丢下一个暧昧或不屑的微笑,任他在远去的红尘外吊古伤今;还有的不甘寂寞,苦苦挣扎,企图找回昔日的辉煌,但时代不可怜任何不在轨道的人,不会给他重生的机会,也不会等他死灰复燃以后再向前发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而有的人由于见多了风云变幻,看清了服装不过是流行过短的流行长的、时兴过宽的又时兴窄的,相信了成者王侯败者寇、一朝天子一朝臣,参透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觉得不论多么时髦的东西或者人总有一天会过时,变来变去不过是些翻云覆雨的把戏,实在无聊得很,于是悄悄离队,一个人静静地安守现状,任红尘滚滚不为所动。——这是“出局”。出局的人往往被人误以为脱轨,观念落后,思想陈旧,江郎才尽,甚至固步自封。而这些人必然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渐渐淡出红尘,微笑着看那些风流人物指点江山,等待风云人物与自己一起变成一个离开时代的人。
不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离开时代前沿,不可能不在某个地方停下脚步,不同的不过是停下的方式和时间早晚而已。你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停下呢?到那个时刻,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失落,更不必苦苦挣扎,因为这是所有人必须经历的人生驿站。现在想来似乎会感到痛苦——我怎么会落到那步田地?!随着时间的淘洗,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停靠下来。我们不是已经放弃了很多曾经以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吗?比如儿时的坦诚、青年时期的锐气,不久我们还会放弃中年时期的沉着与睿智,放弃成年以后的强壮,放弃自以为强大时的虚荣……当某一天有人提醒你:你怎么又说那些过去的事!我们就该知道自己已经停站了。
虽然暂时还没有停下,但有时也会回头看看来时的脚印,我想知道自己的思想会停在何处,情感会停在何处,奋斗的热情会停在何处。我不希望停下以后自己眼前一片茫然,更不愿意明明已经停下,还硬要说自己可以弄潮。在我停靠的小站上,希望有你或者他的脚印,让我可以沿着这些脚印走回过去,让过去的丰富充实空洞的晚年;也希望在你停靠的小站有我的影子,我们将在那里重新年轻。有了这些准备,所以我们能够淡定。
2011.2.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