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背影
哦,天哪!
宾馆的大厅里有一架白色的钢琴,放在一个不大也不高的玻璃舞台上,周围没有任何乐器陪伴,在偌大的大厅里显得异常单薄。
中午进餐的时候,发现一个女孩子在弹奏,心下稍感安慰:虽然大厅里人来人往,未必有几个人去关注一下钢琴,因为宾馆毕竟不是演出场所,人们对一些与主体功能无关的东西不会放在心上。然而,现在终于有人走到钢琴身边,轻轻掀开琴盖,坐下来,敲击它黑白相间的琴键。于是钢琴轻轻地唱起了歌,那淡淡的震颤,从十个纤细的指尖传出,直达琴的心底,幽幽的音乐便从它的心里不断地流淌出来。
女孩子穿着白色的纱裙,背对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白色的连衣裙很洁净,但并不像舞台上演员的服装那样光鲜,那样富丽堂皇。厅里的自然光也不像舞台上的灯光那样炫目,所以,看上去她那瘦削的背影也有几分寂寥。艺术是令人神往的,但并不是所有创造艺术的人都能得到聚光灯,比如当年走街串巷的阿炳,比如画向日葵时的梵高,比如绘制敦煌飞天的那些艺人,比如把书法作品刻到悬崖绝壁上的那些匠人……
然而,那个女孩子似乎怡然自得,每天午餐的时候她都准时出现在白色钢琴边,轻轻地打开琴盖,轻轻翻开琴谱,轻轻敲下白的和黑的琴键。她从哪里来?她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每天要来这里弹琴?……没有人知道这些,可能也没有人想知道这些。她只和音乐相融。是的,在她现在的世界里,有音乐就够了。在音乐的世界里,她或许正漫步在清清的潭边,摘一朵粉红色的小花嗅着;或许在林间的草地上和几只蝴蝶飞舞;或许在一座山脚下,静静地仰望高高的雪峰和雪峰上面湛蓝的天空……或许她的心绪正在大学校园里和同学嬉戏,捧起满把的落叶撒向尖叫着的伙伴;或许她的心正依偎在家乡父母的身边,骄傲地向他们讲理查德、郎朗、周周……她的音乐世界是那样的丰富而又纯净,随着她肩膀的每一次抖动,一个个清新的画面便不停地淡出淡入。在这样的世界里,她怎么可能寂寞呢?
我不懂音乐,女孩子的音乐里表现的画面都是我的主观想象,或许跟她的音乐毫无关系。我相信那些走来走去的人流中一定有人懂得音乐,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用心听一下女孩子的音乐。没有人在意的音乐也应该很无趣吧?那么有趣而充满感情的画面,因为无人欣赏,竟然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声响,不如门铃,不如电话铃声,不如校园里的钟声,甚至不如火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让人心动……艺术不就是如此吗?没有人懂得欣赏时,《西厢记》、《红楼梦》都曾是禁书,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曾莫名其妙,船夫的纤歌和乞丐的乞讨声又有什么区别?
钢琴的旋律在大厅里弥漫着,它没有因为人们的漠视而左冲右突,更没像某些歌手那样声嘶力竭地喊叫,一遍又一遍地要求观众给点掌声,它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律一点一点地展开,如丝如缕地萦绕在人们的耳畔,虽然说曲高和寡,却永远不会有人把它和刹车声弄混。——这就是音乐的品质。
懂得坚守品质,不论是人还是物,即便没有人发现,没有人欣赏,都不会感到寂寞,否则,闹市里怎么会行走着沉静的隐士,深山里埋藏着高贵的美玉呢?或许不被理解的人或物的确是孤独的吧,但绝不是寂寞——孤独是无人懂得,而寂寞是无人理睬。我们可能以为那个弹琴的女孩子和她的音乐是寂寞的,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她的背影,如果我们能够看得到她的表情、她的内心世界,一定会为自己的偏见而惭愧。
2011.1.13晚于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