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蜕
哦,天哪!
一直以来,对浙江商人是佩服得很的,他们的胆识、智慧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儿,都让人觉得他们才是做生意的材料。对于晋商的了解却空泛得很,主要是通过电视剧《走西口》、《乔家大院》窥见一些细枝末节。
此次去山西,算是有了一点真实的感受。到太原的第二天,拜访了太原市教研室,聆听了许多工作经验。中午太原市教研室招待,地点安排在城南的山西会馆。那是一座类似于博物馆的建筑,清一色的古代建筑结构、古代用品,据说是过去商人集会之所。进入会馆,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商之道的字画和雕刻。粗略一观,便感受到深厚的儒家文化气息,可以概括地说,晋商的经商之道,也就是为人之道,让你从历史的烟尘中能够清晰地闻出饱受儒家文化渐染的儒商气息。
他们强调“义”,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主要是诚信、公平。这一点,连阎锡山都曾留下过许多家训。而这“道”正是我们今天商业弄丢了的经商之本。《走西口》中的田清走的便是君子之道,而梁满囤走的则是权宜之道。说今天商人弄丢了经商之本,并非夸大其词。在大同住宿,第二天早上离开时,宾馆管理员愣说我们房间的吹风机烧坏了,事实上我们从进入房间就从来没碰过那东西。虽然最后不再追究,但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好,仿佛遭了讹诈。在晋祠门前,大家一边等导游购票,一边随意地拍照。可是刚走进晋祠,就有一位中年妇女跟上来,手里拿着一张塑封的照片,说:先生,带张照片做个纪念吧。我低头一看,吓了一跳,那照片上的人正是我。我很生气,说你们怎么可以随便拍游客的照片,不告你侵犯肖像权就不错了,还来要钱。同行的朋友都笑我,说长得帅被人家瞄上了吧?话还没说完,又有几个中年妇女跟上来,原来大家都被拍了照。先是不要,后是降价,从五元降到三元,最后两元也可以。一批照片卖完以后,这些人就不见了,想是又去捕猎下一批客人去了。
出了晋祠,包括后来的常家大院和乔家大院,都有一些卖旅游纪念品和当地零食的,可是大家谁都不敢下手,不是在乎那几个钱,而是怕被骗——谁做了冤大头,心里都不舒服。最有意思的是在平遥古城,一圈景点转完以后,当地的导游煞费苦心地把我们引到明清一条街,宣布自由到商店转十五分钟,那意思很明白——旅游的主打项目开始了,购物!随我们一起过去的导游不干了,很不客气地对地导说:如果你没有得到讲解费,我可以支付,但你不能让我的客人去购物。这样,购物环节被生生砍掉了,弄得当地导游非常不高兴。说实在的,那条街上有不少东西还真想买,可是那价格虚得让人无法下手,只好作罢。
我相信,凭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来这里观光的游客会很多,可是如果都因为担心受骗而不敢消费,这些旅游资源又能发挥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
我时常以为,家乡的商人信誉度低是受了浙商的影响,误以为缺少诚信是经营有道,那么晋商祖辈留下的美好商德又是如何被历史的流水稀释、冲走的呢?无法考证。我曾经很自卑地以为自己不是经商的料,看了这些人的经营“机智”,反倒觉得自己真能做好生意——只要心不黑,以诚待客,公道论价,何愁生意不兴隆!我曾经跟学生讲过,现代的商业社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如果不在质量上下功夫,不能以诚信和公平吸引顾客,永远做不好生意。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是希望我的学生能够跳出目前社会陷入的失信泥淖,找到一条有品质的商业之路。目前看来,山西的商业还在苦难的泥潭里挣扎而不能自拔,这也算是这次出行的一大收获,至少它让我明白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例如杀鸡取卵,例如自毁形象,例如只顾眼利益前而不顾将来的生计。
2010.11.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