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外的风景
哦,天哪!
提到风景,就不由要想起卞之琳的那首小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那天去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去得有点早了,顺便到海边走走,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为了风景而去——这里的海,对我来说应该不能再称为风景了,它是我生活的背景,也是我生活的内容。站在海边的甬道上,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尽管好长时间不去看海,但一切似乎总是如故,一切都是上一次留在心里的样子,找不到一点不同以往的东西。不要担心这样会产生审美疲劳,海是不会让人审美疲劳的,相反,它的恒定就像家人一样给人以稳定与安详的慰藉。我甚至想,如果每次去看同一片海,而海总是和以前不一样,我是不是会产生一种无从把握的恐慌?
我就这样依在大理石的栏杆上面对着熟悉的大海。秋天的傍晚,海风有点凉。游人也还有一些,却不能下海去游泳,只好在海边选取各种角度拍照。我想,在这些口音不同的人心目中,这里的一切都是美丽的风景吧,他们如此贪婪地把这里的山、这里的海、海里的礁石、沙滩上的小蟹、空中的海鸥、海边的渔船和巨轮……应该还有看海的人,一一收入镜头,收入记忆,仿佛手里的相机停下来,这些美丽的风景就会消失一样。他们是带着失去的心情在欣赏这里的一切,我想,而我不需要,这里的一切本身就属于我,我可以随时从中找到我要的美,因此海对于我来说是别人风景以外的风景。
是啊,风景以外的风景,欣赏它我不需要陌生感,只需要变换一下心情就可以了,比如说做客的心理,或者失去的心情。
一个小小的海湾里停泊着几十条小渔船,用缆绳连在一起,每一只渔船上都插着各种各样的小旗子,红的、绿的、黄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我不知道这些旗子对于渔民来说有什么作用,或许就是在茫茫的大海上用来标志自己的存在吧。在形形色色的彩旗中,每只小船上总有一面国旗在风中轻轻地舒卷着。这样的渔船是不可能驶到公海的,不需要用国旗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为什么一定要把国旗插在船头呢?有人从这只小船跳上那只小船,手里拿着点什么,不一会儿又返回来,还有几个男人一同跟来,其中一个抱着一只彩色的纸箱,我想那应该是酒吧——一天风里浪里的,现在稳定下来,一起喝两杯烧酒,应该是不错的享受。我没有办法问问他们那些旗子有什么用处,还有一段距离呢,答不上话;再说,如果他们把我当作一个游客,说不定会说几句鬼话来逗弄我一番也未可知。对我来说,那些旗子在蓝天碧海间是一道风景,而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算不得什么。
有人在对着那几个渔民拍照,我也拿出手机拍了一些,我觉得大海蓝天是风景,在海天之间生活的这些人也应该是风景。渔民们也许不知道自己正在成为游人的风景,也许他们知道有人在拍他们,但已经习惯了,把别人的欣赏也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
渔民从来不以为自己是风景,只是别人以看风景的态度在看他们罢了。其实海也不曾把自己当作风景,还有夕阳下苍翠的山峦、翩翩飞过的白鸥、几层楼高的海轮、海中间的小岛、海边的礁石、礁石中爬行的小动物……从自身来看,谁也不是风景,风景是在别人的眼睛里存在着的。
是啊,生活中我们总觉得今天在重复着昨天,明天将重复着今天,没有大喜大悲,也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事情,便经常觉得生活平淡得让人渐渐消沉,总想制造点什么不同的事情来调节一下,无事生非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引发出来的吧。可是,对于一个生活圈子以外的人来说,你那平淡的生活却充满着情趣,比如上班族对自由职业者的羡慕,比如生活富足的人对拾荒者的欣赏,比如下层人对位高者的仰视……风景不在风景本身身上,而在欣赏者的眼里。如果我们能够以欣赏者的眼光来看自己,或许也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呢。
大海在退潮,裸露出许多潮水以下的东西,黑乎乎的泥滩、长满海蛎的碎石、来不及跟潮水一同撤退的鱼虾……如果你不想占有这些东西,它们也跟天上的白云、海里的航船、秋风里的草香、秋阳穿过树叶的光线一样,有很多情趣可看呢。

2010.1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