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萝

(2010-09-26 00:22:02)
标签:

心情物语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绿萝 绿萝
哦,天哪!

    要不是朋友告诉我它就是绿萝,我还以为是家乡田野里的地瓜秧呢。
    第一次见到绿萝是在厦门的一幢大楼下面。或许是为了防潮吧,楼的底层高出地面一米多,用一排桩柱撑起来的,下面是空的,种了很多花草,但由于终年不见阳光,长得都不怎么样,唯有绿萝,大有铺天盖地之势,芊芊蔓蔓长成一片柔嫩的绿色。未见开花,但那椭圆形的叶子绿得那样野,偶尔还带几条嫩黄的纹线,也够得上一道风景了。朋友说,它叫绿萝。
    绿萝?记得曾在哪里读过一篇文章就是写绿萝的,内容记不得了,但心想入了文章的东西,多少应该有些个娇气或者骄气吧,怎么会这样随随便便长着,而且长在长年不见阳光的墙脚下呢?朋友说,这东西,生命力强得很。说完随手摘了几条嫩藤,回到办公室找来一只矿泉水瓶子一插,没过多久就长出了碧绿的新叶了。朋友又为它们换了一只大一些的瓶子,它们竟迫不及待地长出须根,藤蔓铺延开来,蓬蓬勃勃地经冬越夏,成了办公室里的一道风景。到我要回家乡来,大家在办公室里拍照玩,它便成了用来装点画面的道具,我们把它搬到案头,轮流拍照,甚至都说不上为什么要选它作为装饰品——莫非觉得它和我们那群人有些什么相通之处?或许也就是一种偶然吧。
    回到家乡就难得一见绿萝了。偶尔一见,也是在花市或者人家的花盆里,金金贵贵的,全没了在南方看到的那种泼辣和率性。心想,同样是绿萝,到了这里怎么就变得如此娇弱了呢?是因为它的娇弱人们才宠着它,还是因为人们宠着它才变得如此娇弱?弄不清其中的因果关系,也许本来就是互为因果吧。记得胡适先生写的那首《兰花草》歌词里,有几句不光抒情,哲理性也蛮强的: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既然脾性不太相合,谁也没有必要勉强谁,它自去显示它的娇弱,我自去热爱我记忆中绿萝的朴实好了。
    暑假工作调整,接了一位老哥的办公室。门一打开,一挂绿萝像小小的瀑布一样撞入眼帘。绿萝种在一只小花盆里,又放到近两米高的架子上,然而还不够高,许多藤蔓已经垂到地上,又流出去好远。心里不禁一阵欣喜,仿佛在异乡的街头看到了家乡的特产,或者听到了家乡的方音,那种亲切感真的不好用语言表达。心疼那些垂落在地板上的藤蔓,一条一条把它们捡起来,倒挂上去,唯恐被谁不小心踩坏了。
    从此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摘去黄掉的叶片,浇水,晒太阳,希望它能像在南方那样长得茂盛,绿出野性。
    没过几天,老哥托人捎话来:绿萝要好好照看,浇水不要太勤。看来老哥是了解绿萝的,至少深知它的脾性。但是我还是有些怪讶:在南方的时候我们是把绿萝直接插在水里生长的,何以现在连水也不能浇得太勤呢?莫非绿萝到了另一个地方,连习性也改了?怪讶归怪讶,我还是听从了老哥的叮嘱,因为我知道我不能以自己的见识再去强迫绿萝改变在此地的生活规律,否则就是扼杀。
    伺候这里的绿萝已经一个多月了,它长得依旧很好,像一眼绿色的喷泉,汩汩地倾泄着旺盛的生命力。偶尔从案头抬起头来,看到它娇嫩的叶子和长长的藤蔓,眼前就又浮现出南方墙脚下那一片醉人的绿色,还有办公室里那一丛蓬勃的生命。
                                                           2010.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去
后一篇:散落的书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