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08-29 01:54:01)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痕 
哦,天哪!

    梁上君子这个行当里有句名言,叫做“偷雨不偷雪”,意思是下雪的时候不能入室作案,而下雨天则有利于作案。道理很简单,下雪天作案容易留下脚印,人家顺着脚印就可以找到你,而下雪天老天爷会帮助你毁灭痕迹,不容易被人家抓获。当然,这句名言应该是古代留下来的,今天的高科技手段,不论在什么天气里作案,总会留下痕迹,只不过作案者自己不知道而已;要想不留下什么把柄,唯一的选择就是老老实实做人,不要心存侥幸。
    古人还有一句话,“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里用的是比兴手法,意在鼓励人们到一个地方或者做一件事,总要给人家留下个好名声,告诫人们不能行为短期化。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之所以还要拼命去做,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个好评价。为了这个好名声,很多人做得很辛苦,也很矛盾:一方面做得心有不甘,一方面又不得不做。这可能就是现在很多人喊累的原因吧。按说,现在体力劳动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脑力劳动智能化程度提高了,人的工作负担应该有所减轻,究竟累在哪里呢?有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工作人倒是不累,主要是心累。心累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了,而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让人感到累,主要是想给他人留下个好印象,也就是留下一道或长或短、或深或浅、或直或曲的美丽的痕迹。
    翻开老相册,当年一张张稚气的脸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曾经在雪地里疯狂的往事已经模糊。突然发现,那片洁白的雪地上竟然有我一条清晰的脚印——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时就是懵然不知,如今却要去理出个前因后果,怎么可能呢?一直很不解李商隐《锦瑟》里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豁然开朗:人当时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经常是自己也不清楚的,现在回想起来,只有一份情愫在那里,好笑,抑或无奈。然而,谁又能抹去那一串懵懵懂懂的足迹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步似乎已经走得很笃定了,再过若干年回头来看,可能依然懵懂。也无法再去管它,路总是要往前走,不能等到一切都想清楚了再开步,那时恐怕已经老得走不动了。正因如此,我们不嘲笑年轻人的稚嫩和轻狂,也应该宽容他们的轻率和浮躁。
    走在沙滩上,让海水浅浅地漫过脚面,刚刚抬起脚,那淡淡的痕迹便溶化到海水里了,你会因此而伤感吗?你会因为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停下脚步吗?细想世上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痕迹永不消失,不知已经叠加到了什么样子,动物和人类的、古人和今人的、男人和女人的、老人和孩子的、好人和恶人的……迈开每一步时,目的都应该是清晰的,而将这一切融入历史的长河,谁又能说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走这一步呢?既然回眸时已了然无痕,又何必要求每一步都走得端端正正、有模有样呢?既然已经有那么多人走过这一步,为什么自己不可以走或者要求别人不要走呢?电影《红高粱》里的主题曲唱得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  往前走  莫回啊头……”盯着未来,我们会觉得生活很有意思,可是一旦回头,便觉得一切都是多余的了,没有一点意思了。
    有时会胡思乱想:鱼在水里游走也会留下足迹吗?鸟儿从天空飞过,也曾留下划痕吗?我们的肉眼看不到,或者我们人类看不到,但肯定也会有的,它们自己知道。所以,痕迹也好,足迹也好,只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留下的,不必因为别人说了什么而停下或者转向,因为谁也不比谁更为高明,谁也说不清脚印里的是是非非。
    有人走过希望留下痕迹,有人走过希望消除痕迹,芸芸众生似乎都在为痕迹而活着,行走着,叠加着。如果到八九十岁的时候,我们突然辨认出自己年轻时的某一个痕迹,不管当时是对是错,都应该是满怀喜悦的吧?那时我们已经不再追求什么,所以也就没有了是非功过了。
                                                             2010.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神秘的手指
后一篇:又见下弦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