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俺的学生是如何运用“干扰因素”的
文章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呢?
物质元素:人、景、物
人: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物: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景:构图、氛围→思想感情
精神元素:思想、感情、关系
思想:是作者对人、景、物的看法
感情:是作者对人、景、物的感受
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事件
物质元素是文章主题的载体,就像一本书的纸张和文字;精神元素是文章的灵魂,就像书的内容。
平淡的生活如平静的湖面,如果一阵微风吹过、投入一粒石子或者有一条鱼从水底跃起,则会荡起层层涟漪,让原本倒映其中的山光云影变得姿态万千。
将这一现象移植到作文里,就是对生活实施干扰,使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生活变得形象、灵动,使平淡的生活显现出深刻的哲理。
从考试这个角度讲,我们只要写好一个故事,然后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选择一个恰当的干扰因素进行干扰,就可以完成作文了。
生活充满爱
海滨中学高一(2)班 金 跃
“唉,三十八度的大热天,去医院送拐,真亏得慌!”35路车怎么还不来啊!我的身上和手心里已经到处是汗水。
“来来来,小伙子,坐这儿等。”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搬来一把椅子,放在我的身后让我坐。
“谢谢您,阿姨!我不用。”我感激地答道。
“别不好意思啊,这是我们总站专为行动不方便的乘客准备的。——坐吧,没事。”
“您误会了,阿姨,我是个健全的人,行动很方便的。”边说我边踢了踢腿脚给她看,惹得等车的人都张开嘴在那儿笑。
35路车终于来了,早已等得不耐烦的乘客挤了满满一车。我手里的拐显得碍手碍脚,我就抱住它靠在中门的栏杆上,心想:这么热的天,爸爸让我去医院给爷爷送拐,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不过,他多给了我五十块钱作为跑腿费,流点汗也值得。
突然感觉有人在身后拽我的衣服,扭头一看,是个小妹妹。
“大哥哥,你坐我这儿吧。”
“不用了,我靠这儿挺好的。”
“可是你是残疾人啊,老师说……”
“不,我不是……”看着小妹妹天真可爱的模样,尴尬之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哪位没买票请抓紧买票了啊!”
“阿姨,买票。”我拿了一块钱递给她。
她看了我一眼,没接钱。“小伙子,你不知道吗?国家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乘车是可以免票的。”
“您误会了,我不是残疾人。这拐是给别人送的。”
接二连三的误会深深地打动了我。抬眼望去,车窗外阳光很强烈,马路边绿树成荫。
乘坐公交车,是我们每天都可能经历的事,其中不乏可以写作的素材,因为车是流动着的,人是变化着的,互相帮助、见义勇为、仗义疏财、真挚亲情等等主题都可能随时发生,情景相声《公交协奏曲》就选择了这样的场景。但是这些主题应该如何表达却很有说道。金跃的这篇小文章表达的是“爱心”主题,巧妙地借助一支拐杖,把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给激活了,这就是“干扰因素”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