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石头

(2010-01-25 00:08:00)
标签:

心情物语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死石头 死石头
哦,天哪!

    不少朋友喜欢石头,当然不是那种毫无特点的死石头,而是形状奇特或者色彩花纹奇特的石头。这样的石头不是任哪儿都能找到的,毕竟有特点的东西少,而普通的东西多;如果遍地皆是,可能也就没有人喜欢了。这跟人不一样,人要是长得奇奇怪怪就让人害怕了、厌烦了,没有人会像对待石头一样花重价去搜罗奇形异态的人。
    有一次到一个小岛上去玩,几个人都被岛上的海蚀崖给惊呆了,洁净而巨大的花岗岩上布满坑坑洼洼,临海的一面更是姿态诡异,让人联想到钟乳石,不过这些怪石不是垂直生长,而是横对海面,可以想见那是海浪花费了多少年打造而成。说是小岛,有点夸大了,其实就是两块很大的石头,而且从质地看,应该属于死石头一类。让人惊叹的也正是这一点——一块原本毫无特色的死石头居然被海浪打磨得玲珑剔透,引人遐思,不能不让人感慨大自然的伟力。站在这些形态难以描绘的石头前,你不能不去想一些东西、一些事情,比如说,那些被人辗转收藏的异石是不是曾经也是块死石头?那些现在并不起眼的死石头,如果有了合适的条件也会变成无价之宝?
    有一年从青岛回来,经过山东境内的一个山区,路边有很多卖石头的商店,标价不低。有一块酷似紫水晶矿的石头吸引了我,看了一下标价,九百元,吓得我扭头就走。店家追到马路上,说价格可以商量,问我多少钱可以买;我心里没底,反问他多少钱能卖,对方把脚一跺说看你也是个爱石头的,一百二拿去吧。这样一来,我更不敢要了,因为知道不是真货。但经不住店家的纠缠,最后以三十块钱抱回了车上。大家都笑我买了一堆碎石片,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买不到石头买个面子也是应该的。放在家里不久,石头就开始褪色了,然而始终没有碎。也就是说它是一块假水晶,但绝对是一块真石头。对此我没有失望,因为我出的价钱本身就不是水晶的价格,况且,水晶和普通石头究竟差别在哪里呢?
    这话我没敢在人面前说,怕被人耻笑。从此我不敢在人面前谈论石头,因为我的眼力或者叫定力还不能识别死石头,说到底就是自己长了一双死眼睛。直到前几天,一位朋友说买了一只漂亮的石瓶,但专业人士说是塑料做的。我们都笑。朋友说:也正常,因为自己开价的时候就没开出真品的价格嘛。他的那种坦然让我敬佩——为什么我们不能正视自己错误的决策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一块死石头呢?
    当年那个叫卞和的人,为了证明自己手里拿着的确实不是块死石头,不惜被楚王“刖其左足”,又被“刖其右足”,第三次才使得那块和氏璧见了天日。这种执着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然而这块和氏璧面世以后给天下人带来了什么?记得妈妈也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村庄有棵大树,家家都喜欢把牛拴在树下乘凉,拴牛的时候随手捡起一块石头钉橛子,钉完随手又扔在那里。不知过了多少代,一直就是这样用那块磨得光光滑滑的石头。有一天,一个人用力过猛,把石头砸坏了,才发现那是一块难得的水晶。于是几家人闹得一蹋糊涂,都说那是自己哪辈哪辈祖先捡来的石头,应该归自己,最后竟然大打出手,好几代人互不来往。小的时候听了这个故事觉得真是挺可惜的,怎么最先拿来的人不知道那是块宝贝呢?现在想想,如果那块石头一直被人当作死石头或许更好些,至少它可以给人钉拴牛的橛子,而不会惹出这么多是非。
    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对很多事情反而淡了:天地万物,谁能指认哪一块是死石头,哪一块是宝贝?《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初进贾府的时候大家都把她当作一块死石头,尽情地奚落、捉弄,谁能想到最后倾家救赎巧姐的会是她呢?也许这正应了那句话:愚人眼里都是顽石。
                                                               2010.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