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唱歌
哦,天哪!
早上阴天,窗外灰蒙蒙的,总让人觉得天还没大亮,缩在被窝里不想起床,儿子的歌声却响起来,“当遇到美好的诗篇要为你读一遍……”这是《梦之浮桥》里的一句歌词,我用这首歌作闹铃音乐,不知道他是怎么听懂、记住的,而且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心里一高兴,就和小家伙一起哼着这首歌的旋律起床了。
歌声经常就是这样,让人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愉悦的心境,所以人应该经常把自己缠绕在歌声里。虽然知道音乐的美好,却没有刻意地去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因为知道一旦把某种东西当作任务,它的美感也就随之消失了——与其让它毫无趣味地存在,还不如让它在无知无觉中失去。
孩子喜欢音乐大约起于今年夏天幼儿园将近毕业时。老师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感情,教唱了《幼儿园毕业歌》、《感恩的心》、《秋天到》等歌曲,孩子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歌词,我就到网上去找来和他一起唱。他似乎很喜欢这种交流形式,每天上下楼都要和我一起咿咿呀呀地唱一首。我发现他唱着歌儿走起路来特别带劲,而我也在他那稚气的歌声里忘掉了必须去面对的所有烦难。
我们迎接秋天到
秋天到 秋天到
我们迎接秋天到
秋天来到了
树叶开始变黄了
变黄了 变黄了
树叶开始变黄了
秋天来到了
片片树叶往下掉
往下掉 往下掉
片片树叶往下掉
秋天来到了
在这单纯而反复吟唱的歌声里,人的灵魂一点一点地飞进一种空灵的境界里。
我总觉得孩子是有某种神性的,如果你用他们的思维、情感去理解世间的一切,便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且越是简单的重复似乎越能引起他们的兴致。这是多么奇特的现象啊!我们这些成年人,同一种食物吃几次就厌了,同一种工作做几年就倦了,同一件衣服穿几次就烦了……我们总希望改变,而当改变突然出现在面前又总是显得茫然失措。可是孩子不同,一个玩具玩到支离破碎依然兴趣盎然,同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他就能笑一百次。我们常说孩子的注意力是极短暂的,可是真正对什么都不能保持长久兴趣的正是我们。当一个人对什么都厌倦的时候,哪里还能有生活的热情?我们不是不知道孩子身上的神性,可是我们不愿意去拥有,我们认为那是幼稚。
记得一天中午我正在午休,孩子一个人在地板上摆弄他那些玩了不知多少遍的汽车们,突然哼了几句歌儿,曲调竟然是“好记星”广告曲,简单而优雅。我把这支曲子找来作为闹铃音乐,他每次听了都高兴得不得了。看到孩子因为一支歌曲而拥有一份好心情,我也跟着他享受着孩子才有的简单的快乐,我知道,我的孩子正在把他的神性传递给我——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馈赠啊!于是我们拥有了很多可以一起哼唱的歌儿,也拥有了很多可以一起创造的快乐。这些歌声洒落在楼梯上、公交车站、浴池里、上学的路上、买菜的途中……我想孩子是快乐的,因为和他一起唱歌是我最轻松的时刻,完全不像在晚会上或者歌厅里,要顾及别人的评价。
一些成人的歌曲他也爱学,起初有些担心,怕有些不适宜孩子的歌词会在不适宜的场合迸出来。还好,他对整首歌儿并不感兴趣,而他能记住的总是那几句典雅而优美的歌词。比如这首《梦之浮桥》吧,前面的“在我举杯的时候把对面留给你”、后面的“你只需在燃烧过后把灰烬全留给我”他都不感兴趣,单单记住了那句“当遇到美好诗篇要为你读一遍”,我相信孩子的神性让他能够发现真正美好的东西,而且希望这样的选择能够伴随他长久一些,不要过早地迷失对美的发现与热爱,那可真是他的福气。
既然他有这样的天赐灵气,我想我应该帮助他建立对美的健康的感受力,选择一些优美的歌曲和音乐陪他听,陪他唱,我希望他将来也能离那些市井气十足的歌曲远一些。当然,在陪孩子唱歌的过程中,受益更大的可能正是我自己。
2010.1.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