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楼
(2009-12-10 23:06:05)
标签:
感悟生活 |
分类: 学生作文 |
寻找红楼
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高一(1)班 鲁姣
一个人,手捧一本《红楼梦》,静静地依靠在校园里的大理石阶上,游移在《红楼》奢华却又淳朴的情节中,旁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茗。一本《红楼》,一层石阶,一杯香茗,这些就已经是我的世界,我的全部。
每个女孩都喜爱读青春小说,憧憬着,有一天也能够像小说里诉说的那样,遇到知己,我也不例外。曾经,我也爱读这些青春小说,在这里,我可以痛快地流泪,也可以没心没肺地大笑,追随主人公,和他们一起经历美丽的人生。
也许,人总是会变的。现在的我,十七岁了,却不再喜欢阅读那些青春小说了,思想变成熟了,也不会再憧憬了。也许,是逆反心理吧,以前老师逼着我读《红楼》,不爱读。现在,从“残垣废墟”中寻到这本书还真是不容易,“难为你了,《红楼》。”我拍拍她身上的尘土,亮丽的封面虽没有刚买来时那样夺人眼球,但仍风韵犹存--是幻觉吗?她笑了,仿佛在说:“没事,只要你知道我在就好了。”我爱惜地为她包上书皮,不希望她再回到“残垣废墟”里,我要她,陪着我。
天有不测风云,我还是把她给弄丢了,焦急、伤心就是这样,在你最开心的时候,降临在你的身旁,无声无息,我没头没脑地寻着,一条街一条街地寻着,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寻着,连路边的草丛里都不放过,我不顾蚊虫的叮咬,也不顾自己的过敏体质,都怪自己喜欢东窜西窜,把书弄丢了,后悔又能怎样呢!我继续寻着……
终于,在废旧的收购站里,我找到了她,亮丽的书皮已破旧,却仍然那样高贵--高贵不是因为华丽的外表,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即使做了乞丐,也依然会闪现其高贵的气质。我蹲下,爱抚地拿起她,拍拍她身上的尘土,“难为你了《红楼》……”她好像也在说:“只要你知道我在,就好了。”再也不会把你弄丢了,我发誓……
一阵微风吹过,才刚刚早春,春风里还夹杂着丝丝凉意。突然发现,早春就像深秋,却不如秋的深邃,它总是勾人无限的遐想,引人莫名的悲伤,与《红楼》伤感的情节交相辉映。
黛玉,谈得最多还是她的泪。黛玉的泪,总是落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厌烦,更多的却是对她的爱恋与不忍。黛玉其实很坚强,她总是机智地洞察着周围的一切,以至于让自己更适应这个不属于她的家,她不能够选择自己的爱情,就像今天,人们虽然有很多选择,但依然有很多不如意--或许这就是曹雪芹真正想反映的人生哲学吧!
黛玉的泪不是一滴清水,她自己也说: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曹雪芹给她的定位是还神瑛侍者一生的眼泪,而故事的展开却如一枝层层绽放的花蕾--母亲去世,投靠外祖母家,与宝玉相识、相知、相爱……如果故事就这样平稳发展下去,尽管她也能感受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寄人篱下的凄凉,终究还是性格敏感所致。偏偏来了个宝钗,偏偏宝钗的身世、性格与她有着那样大的差距,博得贾府上下一致称赞,于是黛玉的泪水就变得复杂了--感伤身世,感受人情,感叹春花秋月……而宝玉正被这一切人情世故包围着,让她看得见却抓不牢,她的情感、她的泪水竟无可寄托。
《红楼梦》开始发展的趋向,就注定她的结局是悲伤的。没有人能改变这一结局,曹雪芹不能,脂砚斋不能,高鹗不能,周汝昌不能,刘心武也不能……那么,我能吗?我轻轻叹息:谁让她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呢?
品一口香茗,继续汲取着《红楼》传递给我的人生真谛,吮吸着她给我一次一次的感动,我仰起头,想要把眼眶里的泪逼回去,然而眼泪,还是倔强地滴落在《红楼》上,“啪,啪……”每一声都振动着我带心弦,宁静而沉重。
一本《红楼》、一层石阶、一杯香茗,这些,就是我现在的全部。我想,等我走出“红楼”的那一天,一定还有其它的殿宇,还有很多人物风情等待我去欣赏、领悟。我想,等我一座一座走过去,我的人生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