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那个山头放过牛[1]

(2009-09-30 23:49:08)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在那个山头放过牛[1] 在那个山头放过牛
哦,天哪!

    城里只见路边的梧桐叶一天天失去水分,竟不觉得城外已经是秋意如酒了。
    车子沿着一条护城河飞快地行驶,路边是各色绿化树,全不似春天那般翠绿,也不像夏日那么繁密,倒在秋风中变得五颜六色,一片绚烂。河的对岸是一片片的芦苇,已经秀出花穗,还没有变成可以飘飞的花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个秀丽的背影不知正在何处,白衣飘飘,长发飘飘……
    苇丛的更远处是一脉凝重的时远时近的山,都还透着茂盛的生机,墨绿色,再过一些时日才会变得色彩斑斓。秋天的天气好得不得了,阳光亮得耀眼,微云白得耀眼,野鸽子就在蓝天白云之间掠过来掠过去地飞,身上背着秋天的香味儿,到处播洒。真想在某个山坳里筑个巢,和这些树、这些草、这些鸟雀做一次好邻居。
    一个圆形的山头旋转着向眼前漂浮过来,如一座秋海中的小岛,车子像冲锋舟一样轻快。“当年,我曾在那个山头上放过牛——”仿佛磁头在磁带上漫划,一直是一首明丽的秋曲在轻轻流淌,是理查德弹奏的《秋日思语》吗?一位老哥的声音蓦然从灵动的乐曲中冲出来,缓缓的,带着些沧桑。说这话的时候似乎是在某一年的春天,我却在秋日里再次想起——人的记忆总是这样跳跃。这位老哥不是个放牛的老汉,而是在教育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他说的放牛一事,还是年轻时下放插队的经历。
    这段经历对有过下放历史的那代人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却又那么独特,绝不会和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感受混同。从一时的处境来看,那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老哥也说当时心灰得很,以为自己一定要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放牛老汉了;但是从人的一生来看,似乎并不是一件完全苦难的事,那么多山头,他却只记得这一座,谁能知道那个野草覆盖的山坡上留下他多少往事、多少思索?人生在播种和浇灌的季节,似乎更看重将来的收获,而真正到了收获的季节,却总想起曾经流过的汗水和泪水,至于握在手里的稻谷有多少斤两,反而淡了。
    也只有到了淡了的年龄才会说出如此平淡的话吧?以前是要喊叫、要流泪、要大笑的,现在却只有一句“我曾在那里……”曾在那里演绎过故事的地方太多了,怎么可能一一说得清楚呢?然而人的一生总有几个山头是不会忘记的,因为那里很特别,是炼狱,抑或是温床,曾经有很多东西在那里产生,而这些东西对于人生来说未必有多重要,却是不能忘怀的。刘燕敏说过“让人赖于生存的本是阳光、空气和食物,然而人类经常赞美的却是月色和星辰。月光下的漫步,星光下的遐想,对人类而言,好像真正美的回忆都在这些无关的东西上……”放牛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究竟有多少意义呢?然而这位老哥却放不下一个算不上什么风景的山头。
    无法推测,如果时代就像当年那样发展到今天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更无法想象这位放牛的老哥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他今天真的是一位放牛的老汉,这句话他是绝对无法轻松说出来的。我忽然觉得自己前面对山野的神往有些言不由衷——如果我真是一个生活在山野的农夫,是不是还会把那些荒草、那些杂树、那些吃不到口的飞鸟当作风景呢?如果一个挑夫真的把爬了一辈子的山当作风景,他骨子里就不再是个挑夫,而是一位诗人了。如果老哥作为一个放牛的老汉依然爱着那片山坡,我想他一定会热爱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包括汽车的尾气和噪音。
    ——但是,为什么不呢?或许眼前你所厌恶的东西,过不了多久就会让你魂牵梦萦,再次相遇,你也会很沧桑地说:“我曾经在这里……”是啊,曾经是个多么好的东西,它可以把一切推到一个刚刚好的位置上,让你只看到那美丽的一面,而把痛苦、焦灼、厌恶放开。人如果活出这样的心胸,就没有什么不是风景了。
                                                          2009.9.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日月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