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己为镜

(2009-08-29 23:52:05)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以己为镜 以己为镜
哦,天哪!

    不知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眼前正在进行的场景或者正在做的事,仿佛以前发生过,而且和眼前的完全相同。我经常这样。我弄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去查书。书上说人过度疲劳的时候,就会发生“似曾相识”的幻觉。后来再发生这种幻觉,我便认真去感受,发现并没有疲劳感,更不要说过度了。和一些朋友说起此事,很多人说也曾发生过,还担心是一种病变。这种担心我从来没有,倒是经常能享受一个自己对另一个自己的审视。
    按理说,幻觉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时间久了,我甚至可以有意识地调节自己,让一个自己悄悄地溜出去,站在一个没有背景的虚空里审视有背景的自己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我第一次意识到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还是很小的时候。老师在班上讲要做好事,而且表扬了最近做过好事的同学。有一天在家里的小院子里拣到一枚硬币,是送给妈妈还是交给老师呢?我站在那棵大枣树下发呆,拿不定主意。呆了一阵,我感觉自己悄悄地溜出去了,吊在树枝上看树下的自己。我不知道自己那时候有什么好,那位年龄挺大的老师总是喜欢把我抱在他腿上坐着,看他用红水笔在我歪歪扭扭的字里找什么,可能真的找到什么了,他就在那里画一个红圈圈。——妈妈开门的声音惊吓了树上的我,我问自己:老师真是这样抱过我吗?似乎有,又似乎没有。于是我把那枚硬币攥进了潮湿的手心里,第二天交给了老师。老师很高兴,却没有把我抱在腿上;妈妈却为丢了买火柴的两分钱,在院子里到处找很长时间。
    还有一次是在东北。冬天学生要向学校交木柴,用来烧炉子取暖。交上去的木柴要量体积,很多同学码得很空,还把一些质量不好的木柴藏在中间。静静地看着同学码木柴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又分离了,一个自己坐在温暖的炉火边,看另一个自己也像同学一样码木柴。老师拿着尺子进来了,轻轻一碰,我的木柴垛哗地一声倒塌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笑声把炉火边的我吓坏了,倏地一下回到了身体里。我还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同学码木柴,脸上却火辣辣的。我真的那样码过木柴吗?真的让全班同学嘲笑过吗?很恍惚,不能确定。但是下次交木柴的时候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像在家里一样把木柴码好。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在海边,看见一条小鱼被海潮扔在了沙滩上,扭动着身子挣扎。我很想知道它能不能等到下次海浪涌上来把它带走,就站在那里盯着看。眼前仿佛飘过一阵薄雾,把一个我吹到了一个露天电影场,一边看着黑白电影,一边口渴难耐,不停地左顾右盼想找口水喝,却总是挪动不了自己的身体。那种焦灼让那个看电影的我很艰难地回到了海边的我一起,于是我蹲下来,双手捧起那条小鱼,把它送回大海。小鱼在海水里抖动了一下身子就不见了,我却又在海水里看到一个很虚浮的我,正对着岸边的我微笑呢。
    ……
    后来,每当我做某件有些疑惑、有些犹豫、有些矛盾的事,我就会把一个我赶出去,让他远远地站在空中,像一个无是无非、无得无失、无喜无怒的影子,然后诚恳地向他发问:需要这样做吗?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个我从来不说话,但我能懂他,他会用微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奸笑来回答我。在那个我的不同表情里,我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向和方法,直至他平静地看着我,才可以下定决心。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似乎不用费那么么大的力气去找铜寻古觅人,我只要把一个自己从利害荣辱中分离出去,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因为我追求的东西很渺小,只是求得自己的平静。
                                                           2009.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边的路灯
后一篇:蜗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