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南瓜上听故事
哦,天哪!
不知你小时候是否在夏夜的星斗下听过故事,不知你听的故事是不是“有一家有三个女儿,找了三个女婿”,不知你愿意做第几个女儿或者女婿。
我是听过的,而且是很多种版本。院子里有一棵很老的枣树,妈妈从外面带回一个大南瓜和一把韭菜,进了院子在枣树下理韭菜,我搬来一只小板凳给妈妈坐,我就坐在南瓜上听她讲故事。妈妈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家有三个女儿,嫁了三个女婿……”妈妈的故事总是这样开头,虽然后面的情节并不相同,但人物大体相似,大女婿很有学问,二女婿很有钱,只有三女婿穷,没读过书,但很机灵。
妈妈说,这一天刚好是中秋节,赶上老丈人六十大寿,三个女婿带着媳妇来祝寿。老大带来很多礼物,老二也带来不少东西,只有老三两口子空着手来。老丈人当然喜欢大女婿和二女婿啦!吃饭的时候就想难为难为这个小穷鬼。他说,今天我们要先做诗才能喝酒吃菜。老大老二都赞成,老三也没有办法。老丈人又说,今天做诗要应个景,每句诗里必须有“圆又圆”、“少半边”、“乱糟糟”、“静悄悄”。
老丈人刚说完,大女婿诗就做好了,大声地说:
十五的月亮圆又圆,
十七十八少半边。
满天的星星乱糟糟,
太阳一出静悄悄。
一番夸奖之后,大女婿得意洋洋地端起酒杯向老丈人敬酒。这时,二女婿也做好了,他慢慢悠悠地说:
十五的月饼圆又圆,
咬了一口少半边。
老鼠见了乱糟糟,
小猫一来静悄悄。
大家说笑一通,二女婿也得意洋洋地端起酒杯向丈母娘敬酒。三女婿连什么是诗都不知道,急得抓耳挠腮。媳妇见了也为他着急,不停地用手指指父亲又指指母亲,那意思不会做就向老人家求情吧。谁知这一指却引来了三女婿的灵感,随口说道:
岳父岳母圆又圆,
死掉一个少半边。
死掉一个乱糟糟,
两个都死静悄悄。
讲完,妈妈拿眼睛看着我问:你喜欢哪一个女婿?我自然是喜欢三女婿的——每个故事我差不多都喜欢三女婿,因为他虽然穷,却总能凭着自己的机灵让嫌贫爱富的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受到惩罚。妈妈笑着说:人穷志不穷是好的,但是光靠歪点子讨巧就不厚道了。这时,妈妈的韭菜理好了,拿起我坐着的南瓜,又说:呀,南瓜都让你焐热喽,会不会跟昨天讲的那个三女婿一样焐出个千里驹?于是我们就笑作一团。
我不知道妈妈怎么会有那么多“三个女儿和三个女婿”的故事,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总爱讲这样的故事。但是我慢慢地感觉到了一些东西,大女婿的刁钻、二女婿的傲慢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有一次我问妈妈,你喜欢哪一个女婿呢?妈妈抬头看着大枣树巨大的树冠想了很长时间,才对我说:如果有学问不轻狂,有钱不烧包,能把聪明用在正地方就好了。我想妈妈肯定不知道“理想人格”这个概念,可是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把这些优点都长在身上啊!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和爱人结婚十几年了,孩子都十几岁了,却突然在朋友圈子里发布一个消息——和爱人实在过不下去了。这让大家很是吃惊,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就过不下去了呢?有朋友问:你爱人不爱你吗?朋友似乎很难确定,思量半天,最后说:他不爱自己的妈妈。不爱自己的妈妈而成为夫妻过不下去的原因,似乎不是很充足的理由,但是谁都可以推测出来缺少亲情滋养的心灵会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可能对自己的爱人、孩子很不错,可是如果没有广博的心胸,富有了便要猖狂,有名气了难免轻狂,一无所有的时候少不得把一切责任都推给自己身边的人。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的确无法享受到平和融洽的家庭氛围。于是我又想起小时候听妈妈讲的那些“三个女儿和三个女婿”的故事,也渐渐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总是讲这样的故事。
我很庆幸小的时候院子里有一棵大枣树,很庆幸曾经坐在南瓜上听妈妈讲过很多故事。我想,如果妈妈只是把我抓来,告诉我做人要谦和、稳重、友爱,我可能也早当作耳边风给忘掉了,可是那枣树、那南瓜、那韭菜融合而成的家的气息,即便到了一百岁,也是不可能淡忘的。
2009.8.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