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谁

(2009-07-08 15:49:07)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我是谁 我是谁
哦,天哪!

    批评一些狂妄的人,我们经常说“你都不知道你是谁了”,这是气话,也是实话。人活在这个世上,经常忘了“我是谁”。忘了“我是谁”如果总是导致狂妄也还不坏,可是大多数情况下引起的却是烦恼和不平。
    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几十道菜依次上来,其中有一道菜上得不对,请客的朋友非常生气,把服务员一顿好骂,指着鼻子让她把老板找来。大家一齐相劝,说算了算了,这么多菜本来就吃不完,何必因为一道菜而坏了气氛。请客的朋友依然怒气难平,说这样弄,把我当什么人,一会儿不给他结帐!朋友年轻,似乎没怎么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服务,那时到饭店是要求人家的。我是谁?我对于饭店来说不过是成千上万顾客中的一个,为什么一定要让人家对自己毕恭毕敬呢?平时在单位,我们可能是个很有身份的人,可以吆三喝五,说一不二,可是离开工作岗位,我们还是那个人吗?在饭店,我们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顾客;在家里,我们是父母、夫妻、子女;在街上,我们是市民,是熟人,是朋友。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确认自己的身份,难免会弄出不知轻重的事来,对父母指手划脚,对妻子儿女呼来唤去,对朋友颐指气使。——这,多不好!
    说这话并不是想责怪谁,而是我们一不小心就弄不清自己是谁,无端地惹出许多麻烦。一位老人家,退休了,有一天觉得寂寞,回单位转转。一进办公室,所有年轻人都站起来了,让老人家感到十分温暖。一通神聊过后,大家又请去吃饭,热情得让老人家眼睛里满是泪花花。没过几天,老人家又来了。如是者再,大家表面依然热情,心里却叫苦不迭——不是大家对老人家不尊重,人人手里都有一摊子事儿,陪聊的时间耗不起啊!后来大家都寒暄几句就赶紧埋头工作去了,老人家在那里发了一阵呆,突然问自己:我是谁?这一问不打紧,把自己都弄得挺尴尬。自己闲得无聊,别人却忙得要命,谁能每次都一直相陪呢。后来他还来,不过不再揪着大家扯淡,而是一头钻进图书馆,先是看看书,后来干脆帮管理员整理起图书来。老人醒悟得早,如果一直不问那句“我是谁”,没准儿弄成了人见人怕。
    有位首长,天天坐着小车出去开会,看到老百姓挤公交挺辛苦的,决定去感受一下,不带一个随从上了公交。没过几分钟,出问题了,身上没带钱,买不了票。赶紧打电话让秘书送钱来。结果秘书开着小车追了很长时间,总算追上了,付了车费,把首长接上小车。首长坐上舒适的小车,不禁哑然失笑:我这是干什么哦,想当一次普通老百姓,却没忘了“我是谁”。
    一个人不能随时确认自己现实、甚至瞬时的身份,往往给别人带来伤害,制造麻烦,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尴尬。经常问问我是谁,对于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某种场合呆习惯了,换了场合容易忘记换身份。经常问问我是谁,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很重要,因为知道自己是谁,才能明确自己应该过什么日子,受什么待遇,做什么事情。
    一个年轻人结婚,来了不少领导和亲友。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只认领导不认亲友,把两伙人安排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领导自然不会拿起酒瓶子斟酒,只好亲戚来倒。酒喝完了,年轻人的舅舅破口大骂:你小子越来越势利了,竟然让自己的舅舅去给那些干部倒酒。他们那个年龄,哪个配上我倒酒!最后不欢而散。这位舅舅应该问问自己此时此景“我是谁”,我不是所有人的舅舅,而是帮外甥解决问题的亲人,如果这样想,哪有什么气好生!他偏要把年龄、辈份和人家职务放一起比,怎么可能找到平衡点呢?
    有时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一天当中我们不知要变换多少种身份,一辈子当中就更无法统计了,所以,每当自己的情绪发生波动,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现在我是谁?一旦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心情也就会随之明亮起来。
                                                            2009.7.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