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木匠
哦,天哪!
九
聋木匠能听懂黄大爷的话,这件事儿很快便在小镇上传开了。人们对这个消息的反应,可比上次工商局来查木碗的事儿强烈得多。
什么!这小子装聋作哑和咱们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
有啥不可能?这小子在木匠铺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太地道,他要是往你背后一站,你就觉得脊梁沟子好像有一根冰杵子划过去,嗖嗖直冒冷气!
大师傅说得也忒邪乎了,他要是听得见,咱们就在他身后骂他,他咋一点感觉都没有?
说你吧!这就是他叫人害怕的地方!
你小子完蛋了!那次你说要把大队长三姑娘整到手,看你他妈咋死吧你!
谁他妈说了?你听见啦?
我听见没关系,关键是他妈聋子听见了。
他要是听见话,你也没个好,你他妈背后骂大队长贪污,还说秦站长和……
去你妈的,我没说。
你这话跟我说白搭,你跟聋子说去吧!
……
这小子要是把咱的话都他妈装耳朵里了,得他妈整死他!这是一伙人议论到最后的共同结论。是啊,不整死他太可怕了,在这个小镇上,谁说话都没避过他,包括一些女人在一起瞎掰一些炕头上的事儿。大家觉得自己好像一丝不挂地在没有别人的屋子里走来走去,甚至还做了几个自以为得意的动作,可是突然发现墙角里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一声不响地看着你丑态百出。这种感觉让小镇上所有人很不自在了好多天。谁也记不清曾在聋子跟前说过什么,谁也想不起在场的还有什么人。——唉,干嘛要说那些废话呢!很多人恨不得自己是个哑吧才好。
很长一段时间,小镇上人说话变得小心谨慎了,即使聋木匠并不在场。
最后是镇中学的一位老教师解除了小镇上的紧张气氛。这位老教师曾经在一所聋哑学校教过书,他听说聋子可以听懂黄大爷的话,笑笑说:这没什么,他是看人嘴巴的动作猜出来的,那叫唇语,其实他听不见。不是谁的唇语他都能看得懂,必须很熟悉的人才行。听了这番话,小镇上的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于是又到处是张家长李家短,巴瞎扯犊子。
就在人们为他能听懂话的事儿心烦意乱的那段时间里,聋木匠的一对木碗雕好了。这是他费尽心思选料、雕琢出来的,因为黄大爷告诉他,这对木碗是三丫要拿去求人的,求的这个人可以治好他的耳朵。
捧着这对木碗,大队长的三女儿柴侠医生惊呆了。她早就知道聋木匠雕的木碗是个艺术品,但心想无非是些花鸟虫鱼,能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尽管家里有一对,她却从来没放在心上,连看看的念头都没产生过。眼前这对木碗,一只上面的图案很平常,很像曾经送给秦站长的那只高山和流水;而另一只则非同寻常,很像一个人坐在一棵松树下面弹琴,而不远处还有一个隐约的人形,身上背着几根柴草在侧耳倾听。把这两只木碗放到一起看,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便很形象地展现在眼前。那个感人肺腑的“知音”的故事,是怎么躲藏在一块木头里,聋木匠又是如何从茫茫林海中把它找出来的呢?那个正在倾听的小人儿,是不是还代表着聋木匠自己的心声?这样一个聪慧的人,如果能够听到声音、能够听到音乐,他的创作空间该开阔多少啊!柴医生心里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个奇才恢复听觉,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
就在她准备动身前往省城的时候,她父亲来找她:三丫,你真的要帮聋木匠治耳朵?
柴侠点点头,说:爸,聋木匠是个奇才,有了听力他的表现空间会更开阔。
他听不见,木碗不是也做得挺好吗?我说你就别费这事儿了。
为啥?
不为啥。大伙儿都觉得如果让一个聋子能听见别人说话,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你们这些人咋这么自私!哪个瞎子不想看见东西,哪个聋子不想听到声音?啊,你们都看得见、听得见,就不管人家病人的痛苦啦?我是医生,这事儿我说了算!
那万一要是治不好呢?
我没给他打保票,必须检查清楚致聋原因才能确定,治不好他应该也不会怪我。
可是那会让他很失望,对吧?
失望总比绝望好吧?
就算是吧。可是你还拿了他一对木碗……
不是我拿的,是黄爷爷说他钱可能不够,我要拿去求我老师,看能不能减免一些。
万一治不好,他会不会以为你贪了他的木碗,没用心帮他?
这我没想过。应该不会吧?……
你还是好好想想吧,别弄得里外不是人,让镇上人怀疑你的动机。
大队长说完转身走了。柴医生坐回椅子里,很长时间一动不动,她只是想让一个聋子能够听听这个世界上的美妙声音,从来没想过帮人治病还有这么多麻烦。
2009.6.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