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足迹

(2009-06-16 00:39:24)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足迹 足迹
哦,天哪!

    我曾在南方的一棵凤凰树下看到成千上万只黑蚂蚁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路,大致不差地绵延几十米。当时看得头皮都麻了,觉得自己正是其中的一只。我不知道这些蚂蚁在为一个什么东西而奔波,但每只蚂蚁都走得很有精神,整个队伍极为壮观。我想如果是去寻找食物,至少应该有一头牛才够。我们天天在寻找什么?一只死掉的虫子?别人丢下的面包屑?
    我曾在北方的屋檐下欣赏一只蜗牛。那只蜗牛实在是很特别,它不在潮湿的草丛里呆着,却要去吃葡萄,别人嘲笑它也不改变自己的方向。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傍晚,我看到一条亮闪闪的线条沿着墙脚,通向粗壮的葡萄树,知道那是蜗牛被晒干的脚印,心里想起了那首欢快的校园歌曲。我知道蜗牛是不大喜欢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的,这和蚂蚁完全不同,所以它走得很慢,用两只短短的触角小心翼翼地往前探着。或许它认为别的蜗牛走过的路上不会再有食物吧,或许它真的想吃一粒又甜又酸的葡萄?那银亮的足迹还在延伸,我想不用等到葡萄成熟它就可以到达。几天以后再去看,一只蜗牛牢牢地吸在一片葡萄叶上,已经被晒干了。其实它完全可以不死的,干得难忍时,只要松开吸盘就可以落入舒适的草丛,可惜它没有。我不敢做这样的蜗牛,我注定是一只蚂蚁。
    人到一定年龄,有时就不自觉地回头看,心想,要是把一个人一生走过的脚印用一根线连起来,那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案?这条只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的线,曾经和哪些人的线有过交叉、和哪些人有过平行?如果把全世界每个人的脚印都用线连起来,会在地球上形成一幅什么样的图案?如果再把历史上的那些脚印也连进来,那该是一个什么情形?
    这样想着,觉得人每天走来走去,其实很无聊,因为不过是在纷乱繁杂的足迹中,添加那么一小段短短的线条。宛如一个不会作画的孩童在纸上随意地涂鸦,或许他的心里是有一幅图画的,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思路和动作,画出了太多毫无意义的线条,结果把心里的那个图案给遮盖了,所剩只是乱糟糟的一团,连自己都说不清在画着什么。你,我,他,都是这样的线条——不过是这样的线条。或许这个孩童也曾认真地画着每一笔,但总是不能如意,像阿Q画圆一样,只好来一句“孙子才能画得圆”,于是我们被终止,让儿子、孙子接着画那些无聊的线,毫无规则的、互相交错的线,笔走得很认真而拿笔的人很随性的线。我们称这样一团乱糟糟的线为人生、为社会、为历史。
    可以肯定,大部分线条是重叠的,只有少数的线条自己独占着较大的空间,那是别人未曾走过的路,这样的线条在扩充着线条走过的范围,或者在填充着某个范围内的空白。这是一些杰出的人物。要走出这样的线条,必须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怎么走,因此那足迹是孤独的、艰辛的,有时带着冷漠。因为远离人群和庸常。我们可能发现过未曾有人行走的空间,但没有勇气去画上自己的线条,所以我们甘于平庸。
    在我们画着平庸的线条时,我们一般不承认它平庸,或者我们觉得正因为平庸才觉得有意思。这很像书法中的描红或者绘画中的临摹,好与不好不是以有没有新的线条为标准,而是像与不像。因此,越是平庸的线条,越是得到称赞,接下去的线条便越是中规中矩。甘于平庸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我们总是在感到孤独和无奈的时候想起,可见它不是对人生的指导,而是对人生苦难的一种安慰,真有人把它作为人生的信条,不待时光来扼杀,口水就把你淹死了。还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更切合实际,这不是鲁迅先生的发明,而是他的发现。大家都在同样的线条上描来描去,描得越准确就越成功,描的墨色越深就越能得到首肯,人们称之为辉煌。
    人和很多动物一样,喜欢在自己走过的地方留下自己的气味,为的是能够走回去。我不喜欢这样的动物,我喜欢小鸟,在空中随心所欲地划着各自的弧线,不留任何痕迹。但,谁知道呢?也许空气里也有鸟的足迹,水里也有鱼的足迹。——万物的生命历程大抵如此吧。
                                                             2009.6.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滩上
后一篇:聋木匠[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