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梦的边上[4]

(2009-04-13 23:52:09)
标签:

往事如烟

教育

分类: 生活絮语

站在梦的边上[4] 站在梦的边上
哦,天哪!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其实不在于形体,人类可以自吹超过其它动物,可是如果动物们要求比体力、比生存忍耐力呢?可见认为自己比其它动物聪明,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要我说,人类和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其它动物所从事的活动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短期的需求,而人类总要生产超过自身需求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留给社会。
    不管您是否赞成我的看法,我当初就是这样想的,而且以此为标准选择了自己的职业。我以为,能给人类留下最长远财富的,莫过于教育,于是我决定做一个传递文明的火炬手。然而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今社会,人们似乎还没有满足自身的需求,因而很不愿意为长远目标付出劳动,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中还存在着沉重的饥饿恐慌,并由这种饥饿恐慌导致了行为的短期化,即以获取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说得尖刻一点,我们的心里还保留着很大成分的一般动物的本性。在其它动物都忙于把植物的种子或动物的尸体往自己的巢穴中拖拽的原野上,让一小批鸟儿饿着肚子站在枝头为它们歌唱,或者空手比划着教给那些忙碌中的动物们的后代如何才能更快地把食物拖进巢穴,这不仅是分工者的不地道,而且也是对歌唱着的、比划着的动物们的巨大讽刺。
    十五年前,我和一个资质很好而不爱学习的学生谈话,学生说:老师,你说学习好生存能力就强,是不是你当初学习成绩不好?你学习不好,凭什么还要求我们学习好?这是一个二难推理,我无从作答,心里一直在想:做老师的,是不是都是生存能力的反面标本?学生的质问并没有动摇我对职业的信念,我避开他的话锋,说:将来社会会证明给你看。十五年后,这个学生成了一个私营老板,不大,但可以开着车子满街转悠,那边的钞票还在不停地往他口袋里钻。他可能已经忘了当年和老师的对话,但我记得,而且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依然没有把我的预言证明给他看,相反,似乎正在证明给我自己看。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蛮聪明的,很快我就不再和学生谈什么学习和生存的关系问题了,转而大谈生活质量,说光有物质的生活是低层次的,精神可以补充物质的不足,还无师自通地创造了一句口号,“教育,是一个美丽的期待”。我可以肯定,我还在梦里。
    不知道那位学者是真的对教育有了深刻的理解,还是想用绕口令式的概念来安慰玩着空手道的教师,弄了个“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这么个绳扣儿让那些即将醒来的呆鸟们解,自己却把教鞭换成了权杖。那好吧,既然我还没有醒来,就来解解这个华丽的语言套子:教育的理想,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会生存和生活;理想的教育,就是让教育者成为学生各方面的样板——不仅仅是学养和做人方面的。谁能说我说得不对?如果老师的收入和地位足以让学生羡慕,还会出现我所遭遇的二难推理吗?知识的占有者却是物质的乞丐,不是骗子就是痴人说梦,学生凭什么要听你的鬼话和梦呓!要知道,他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他们接受的是现实价值观,不是空洞的梦想,他们知道画饼不能充饥。然而谁又愿意承认我说的是对的呢?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马克思好像也说过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对他们的理论加以发展了,“知礼节有可能仓廪实,知荣辱才可能衣食足”,不要抬头,不要说话,你们眼前不是挂着一串胡萝卜吗?还不知足!没听说过看多了咸鱼会齁死的故事吗?我被齁得说不出话。
    说了这么多,似乎我的教育之梦已经醒了。其实没有,大凡做了教师的人都有一个习惯性思维:明天会更好。既然明天会更好,今天就要为明天踏踏实实地干活。所以,我不过是从教育之梦的暗乡滑到了梦的边上而已,站在那里看自己的梦,看无数同类的梦。这种欲觉未觉的状态和睡觉似醒非醒是一样一样的,一切外来的声音都听得见,就是不愿意睁开眼睛,在茫茫的梦海边,忍受着迷迷瞪瞪的失眠的折磨。
                                                            2009.4.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