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点

(2009-03-31 23:55:11)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原点 原点
哦,天哪!

    人似乎到了一定时间,或者进入某种特定的状况,就不自觉地渴望复归。陶渊明受不了官场上的弯腰屈膝,“觉今是而昨非”,毅然回归田园;李白受到权贵们的排挤,很生气也很失意,吼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悻悻地“且放白鹿青崖间”;王维日子过得并不差,却也时时惦记着山山水水,“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就是现代人,也经常在繁华的生活中牵挂着“燕子的新曲,麻雀的旧调,布谷的民歌,斑鸠的土谣”。究竟是现实生活容不下人生的丰富,还是人性的尖锐刺痛了复杂的现实?
    这个官司不好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期盼着逃离现在,而所有的年长者都渴望回到原点。原点是什么?是人类曾经生活的青山绿水,是梦里的故乡家园,是母亲温暖的怀抱。然而,不论你从何处逃回,不论你因何逃回,不论你逃回哪里,那里真的还是原点吗?
    闻一多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却迸着血泪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到底哪里不对了?大概是在心中早已把久别的祖国美化了,现在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吧。人有时候真是很傻,本来就是满心伤痛地离开,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伤痛又被怀念覆盖,以为曾经那里很好啊,及至飞蛾扑火般地投身进来,发现伤痛复发,只能痛不欲生地喊“不对”,于是明白自己已从一个尘网误入另一个尘网。就算你找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乡、心驰神往的山水田园,你还能找到未曾离开时的那种感觉吗?一个孩子离开母亲去浪迹天涯,再回到母亲的怀抱,你还能找到以前的母亲吗?那在秋风中颤动的白发,被岁月冲刷出的皱纹,被凄风苦雨侵蚀了的肢体,哪一样不在告诉你,这不是以前的娘?不论你是空空行囊还是腰缠万贯,不论你是灰头土脸还是衣着光鲜,你的心里已经有了外面的世界,有了不能对母亲说的酸甜苦辣,有了岁月的痕迹,你还能如孩子般地缠绕在母亲的膝前吗?家可能没变,山水可能依旧,然而它已不再是你的原点,因为你自己变了。不是有人说过吗,人生是一条线,不论是直是曲,都不可能弯成一个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不可能回到原点。
    人生不可能回到原点,所谓的回归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新的构思,而这构思总是建立在怀念的基础上罢了。这就像人类在幼年就渴望飞上月亮,现在飞上去了,才知道上面没有宫殿、没有桂树、没有玉兔,更没有嫦娥,有的不过是一些坑坑洼洼的石头。外国人似乎不像中国人这样依恋原点,他们不那么在乎落叶归根,所以他们驾着一只木船也能走很远。我总觉得外国人是逐流的鱼,走到哪里都觉得那是自己的家;而中国人是大雁和小燕,飞跃千山万水,跨跃季节流年,总要回到曾经筑就的巢穴,哪怕山川异形、物是人非,所以我们的失落特别多。
    为什么总要去寻找那个已经不存在的原点呢?难道我们没有新的出路?翻阅岁月的旧章,我终于发现,在我们面对陌生的人群时,心里充满了畏惧,不是陌生的人群有问题,而是我们坚信人心叵测;而当我们面对陌生的山水,内心则充满了新奇与欣喜——山水是如此宽厚啊。那么,让我们回到熟悉的人群中去吧,同时拥有山水田园的新貌——我们总是希望我们要去的地方人依旧热情,而环境万象更新。所以当我们发觉人世已经沧桑,而环境却容颜不改,心里便生出无法摆脱的苦闷。“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还有比这更沉重的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辛弃疾是深深地体味了这种不可更改的沉重,知道此楼已非彼楼,便什么也不愿解释,只说天凉好个秋。果真是天凉好个秋呢。
                                                          2009.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后一缕炊烟
后一篇:鸟语和花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