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筑巢[5]

(2009-03-08 23:52:57)
标签:

往事如烟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筑巢[5] 筑巢
哦,天哪!

    李家的楼竣工后,五爷念叨了好几天快封顶,把儿子、孙子念叨得心烦意乱,可是三层小楼还是没封顶,而且看情形一时半会儿还封不了顶,建筑队的工人来得一天比一天少,因为,听儿子说,人家要结算百分之六十的工钱,可是家里弄来的钱都扔材料里去了,没有现金。
    工程拖一天就可能多出很多状况,谁知道哪天又来个什么局什么办的,再整出点什么故事?对那些有关无关的部门来说那叫工作,对五爷来说那可就是麻烦和损失。五爷把孙子手机要过来,他想给女儿家打个电话,让她们帮帮小儿子。
    儿子是指望不上了。大儿子是极顾家的,可惜十几年前就死了。一想到这一点,五爷心里就像塞了一把毛栗壳,又刺又痛。可是拿起电话,老人家还是不由自主地要想起他,如果他还在世,哪里需要自己来管这些事。五爷用力地闭了闭眼睛,把一层粘粘的液体从眼球上赶走,开始嘀嘀哒哒地按大女儿家电话。
    爸啊?什么事?大女儿的声音。
    没事就不能打你家电话啊?老人家心里的火气总要往外冒,说话也不像平时那样和气舒缓了——反正是自己儿女,不向他们发火向谁发?
    女儿也都六十出头的人了,她知道老父亲不容易,不怪他,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等着父亲的下文。
    卫东家房子盖不下去了,没有钱了……你——能不能借点给他?五爷话说得吞吞吐吐的,他知道女儿家孩子多,也摆布不开。可是不向她借还能找谁呢?
    爸,你知道,孩子爸爸确实存了点钱,可是,可是他死了这么多年了,家里一直靠他留下的那点钱撑着……盖房子,六个闺女出嫁,还有个小的……我,我也难啊。听着女儿苍凉的哽咽,五爷的眼里开始上雾了。
    我知道……你也别难过,我再想其它办法吧。五爷有些后悔,怎么能向大女儿开口呢?大女婿是搞建筑的,就是活活累死的,她一个人拉扯七个女儿,比自己当初还难啊。
    听到父亲不说话,女儿心里也揪得难受。母亲去世早,这一家人都是老父亲东一把西一把拉扯起来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开口借钱的。那年母亲病得快不行了,家里却没有钱送她去医院,李定家的老婆偷偷送了几十块钱来,父亲硬是不收,自己夜里悄悄跑到码头去扛大包;到母亲去世的时候,父亲两腮变成了两口水井。后来她才听亲戚讲,父亲还偷偷去卖过好几次血。这个老头儿倔啊!
    爸,我下午送几千过去先救一下急,你再打电话到四伯家借借行吗?
    四爷家是有钱,可是五爷不想向他们借——那钱,用起来心里不舒服。
    这话一说又要扯出好远去。当年弟兄几个被拆散以后,三爷专程从南方回来,把老母亲接走了,说是留在这边看儿孙们受罪会难过。到南方不久,母亲就去世了。
    文革结束以后,他们再也不用听什么“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恐吓与辱骂,一家一户安安稳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孩子们都大了,大事小情的都由他们来张罗,老一辈就靠后了。再后来是大爷去世了,二爷也去世了;三爷退休后回到了海城,不久就因为脑血管问题躺在了床上。一番动荡,十几个春秋像海风一样刮了过去。五爷经常看着门前的那棵老柿树感慨:这日子好过了,怎么又这么不经过了呢?
    改革开放以后,日子过得更快了。五爷喜欢现在的生活,大家各人干各人的,别没事瞎折腾。可是就在这时,一阵海外来风,让这个家族再次动荡起来。
    一封来自日本的信,是给五爷父亲的,据说是当年那个留着小胡子的日本人寄来的。家里就四爷能看懂日文,自然把信交给了他。四爷说那个叫山田正一的日本人是来向佟家表示感谢的,也为侵略中国的事情表示歉意,年纪大了,很想念中国的一些朋友,特别是四爷。信也是四爷回的,告诉山田正一父母都已去世,因为他的关系,父亲是被镇压的,兄弟几个在文革中受到了很大冲击。不过现在好了,中国的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如果山田先生喜欢可以随时到海城来叙旧。不久山田就回信来了,就自己给佟家带来的灾难道歉,说很想通过什么方式给予弥补。
    后来,听说山田寄了一大笔钱来,但是四爷没有告诉大家。这让侄子们十分不满,说祖父是大家的,为什么老人家拿性命换来的钱让四爷一人独占?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要向四爷讨个说法。临了大家想起了五爷,说还是让五叔出面和他交涉吧。
    五爷听说以后,脸铁青了好几天,他想不通为什么四爷会做出这样的事,艰难岁月里彼此不能相顾那是社会造成的,谁也怨不得谁,现在怎么还这样不识大体呢?他想去找四爷理论一番,可是想了几天又放弃了。他对侄子们说:算了吧,死的已经死了,多少钱也没用!为了那点人命钱闹得活人不得安生,不是让你们爷爷奶奶在地下寒心,让外人笑话吗?五爷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可是在文革中受的罪却最多,但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侄子辈都很尊重他。他这样发话,大家也无话可说,但心里都对四爷小瞧了几分。
    他也是为了他那个家啊!五爷每次想起这件事,都用这样的话来宽慰自己:一个父亲可以为家而丢掉性命,一个父亲也可以为家而放弃尊严——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动物呢?五爷虽然原谅了四爷,可是有一块冰凉的东西一直横在他的心里。
                                                          2009.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筑巢[4]
后一篇:筑巢[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