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水悠悠

(2008-09-18 23:52:06)
标签:

心情物语

文化

分类: 生活絮语

离水悠悠 离水悠悠
哦,天哪!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在众多的送别诗中,我特别喜欢唐朝诗人严维的这首《丹阳送韦参军》。一首小诗只有二十八字,却细致入微地传达了友人别去带来的心绪。表面看来一片平静,而细细品味,则余味无穷。“一别心知两地秋”,有人说是用了拆字法,把“愁”字拆作“心”“秋”,这未免有些穿凿,其实只一个“秋”字已经韵味十足了:秋风飒飒,百草枯黄,或秋雨绵绵,或皓月当空,景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伤的,但心总是空的——少了什么呢?少了什么呢?“两地”心里的感觉竟然是一般滋味,没有深情厚意怎么能有这样的契合!别忘了,这“两地秋”还没有来到眼前,只是别时的料想罢了。既知别后两心萧瑟,何以还要分离呢?这里的万般无奈或许只有别离之人才能说得清楚。朋友离去,日暮山苍,江边的遥远眺望由实而空,谁知道友人身在何处?谁知道此时此刻诗人心中在想什么?点点暮鸦背着一身的凄凉飞往不知道的地方投宿去了,眼前只剩下寒烟笼罩下的不尽秋水——这悠悠江水,是牵挂,更是思念。
    柳永说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严维的诗连“凝咽”也不要,只要默默的长望,只要悠悠的江水,无限的思绪都在这里了。这不是一般的江水啊,是秋天的江水,是日暮的江水,是毫无声息的江水,是朋友自此远去的江水……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也写过这悠悠江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江春水,载着好友离去,徒留诗人久久凝望,望到帆影消失,只余碧空万里和这滔滔的江水——那是连接送别者和远行人的一根飘带吧?是诗人对好友的一脉深情。和严维的诗相比,李白的诗格调更明朗些,虽然离情深远,却没有那种两地遥相呼应的心灵感应,因而那离水一点也不滞涩,兀自地流向那不可知的地方,那里或许就是友人落脚之处吧。这里的水是凭借,不似严诗那般空落。
    正是流水无情人有情,不知有多少离情别绪在滔滔的、滚滚的、汩汩的、绵绵的、悠悠的江水中翻滚着、沉浮着、漂荡着,在长江的南岸和北岸,在长江头和长江尾。是不是所有的离别都与江水有关呢?是不是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条日夜不息的河流呢?这些河流上有横跨的桥吗?有傍岸的台吗?岸边有繁闹的桃花儿吗?有瑟瑟的芦叶儿吗?有依依的杨柳吗?或许只是那湿漉漉、空洞洞的目光吧。
    离水悠悠,悠悠离水。谁能说得清每个人心里藏着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河啊!这条河,总是被日间的喧闹掩盖着,而在夜晚或许有叮叮咚咚的心曲,或许就那样静静地流淌,映着月色星晖,映着万家灯火,映着柳丝或荒草,一声不响地向着没人知晓的地方流去。

    悠悠的。
                                                        2008.9.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拭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