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质佛珠

(2008-07-25 23:06:29)
标签:

心情物语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木质佛珠 木质佛珠
哦,天哪!

    从厦门手上戴了一串佛珠回来,没事的时候喜欢捏在指间捻着玩,朋友们见了都很惊讶,不断有人问,你信佛了?我无言以对,因为佛是什么我还不能说得清楚,怎么就能轻率地说自己信仰了什么呢?有位哥们儿手上戴了一串玉珠,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人打趣他:洋气啊,男人还戴手链!他向我手上看看,那意思他戴你怎么不说?在场的朋友也不避讳:嘁,看人家干嘛,人家是信佛,你那算什么!
    几句话说得我哭笑不得——莫非戴串佛珠就一定是信佛之人?这倒跟阿Q那个年代剪了辫子就是革命党颇有几分相似了。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我对佛的崇敬,而是更深切地感觉到家乡和厦门的不同:在厦门腕上戴串佛珠的人随处可见,连我所在学校的校长也戴着一串呢,没有人标榜自己信什么,更没有人问为什么要戴串佛珠,也许是那里的佛教文化比较普遍,所以人们对此并不觉得奇怪吧;当然,也可能不是这个原因,一切都出于心态——是接纳的,还是拒绝的。
    有时我也会问自己,作为一种饰物,可以戴水晶、可以戴玉或者玛瑙,我为什么要戴一串木质佛珠呢?最初的动机非常简单,在多年的陶染中,我清楚地认识到,宗教都是解决人生困惑的,比如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说过我的父母都是基督的信徒,他们在文革中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们从不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他们说:我们不相信迷信,但是基督是劝人行善戒恶的,这是好的,为什么不能作为信仰?而我却从相信基督渐渐转变到亲近佛,这在宗教界会被认为背叛了父母的信仰。
    我不这么认为,佛同样是劝人行善的,而且不像基督属于一神教,佛是多神教,只要对人类有益的神都可以信,所以庙宇里的神灵们总是很热闹,有的慈祥可敬、有的狰狞可怖、有的滑稽可爱……如果他们都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那是一个多么和乐融洽的集体啊,可以算是人类社会的榜样吧——这种和睦与自由,我喜欢。最有意思的是,寺庙里经常有个中国被神化了的人,他就是关云长关老爷,因为他重情重义、不贪不乱,往往被人们作为做人的楷模,作为除强扶弱、保护平安的守护神。既然他是好人,佛就会给他一席之地——这种博大与包容,我喜欢。有句老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从不惩治犯过错误的人,他以慈悲之心期待着每一个迷途者的觉悟,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错了,决定以后好好做人,他便像父母对待刚刚懂事的孩子一样,轻轻地把你拉进怀抱,轻轻地抚摸着你凌乱的头发,轻轻地擦去你悔恨的泪水——这种平易与宽厚,我喜欢……佛是最理想的人格境界,与我对人生的理解无一处不吻合,我怎么能不喜欢!所以我戴这串佛珠,提醒自己善事随时随地可做,恶事自当处处警戒。
    佛珠在我的腕上渐渐失去了原来的修饰,露出了本来的木质,木纹和光泽是那样的质朴,绝非金银玉石可比。对着它,我时常想,人的一生几乎都要经历雕饰与虚荣阶段,但最终总要露出它的本色,《论语》里不是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吗?与其走到人生的尽头才露出人的本象,我为什么不能像这串木质佛珠一样早一点走进本色人生呢!每一粒佛珠的花纹和质地不尽相同,它们不像金玉那般均匀、统一;而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难道都要整齐划一吗?我自有我的坚持,我也要接纳别人的人生追求,这才是和谐的人生态度吧。我劳作的汗水浸泡着佛珠,我伤感的泪水滋润着佛珠,这时,一粒粒佛珠都散发着紫红色的光泽,比我无所事事的时候更显通透——人生就是要用汗水和泪水来滋养的吧?这不是悲观,因为有了汗水和泪水的人总有一个美好的追求,因而心是向善的,是欢喜的。
    我多么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读懂这串木质佛珠的纹路啊,那样,每个人就都是善良的,都是快乐的,都是真实的。
                                                      2008.7.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和谐的语言
后一篇:喝藤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