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4日
农历正月十五
小雨转晴
今天是元宵节,新的一年第一个传统节日,第一次月圆。
上午上完课,有一点空闲,觉得胸闷,到校园里走走。天上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空气里弥漫着暗灰色的雾,看不到几步远,人世间的一切繁华与萧索都不可见,能够看得清楚的只有近前挺精神的花与草,其余的只能靠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整个世界在我的感觉中几乎就是一个幻境。高大但不挺拔的凤凰木还没有真正进入春天,残余的小叶子还在一片片地往下掉——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东西还在冬天就开始做起春天的梦,而有的东西即便到了春天还依然过着冬天的日子,北方如此,南方也如此。
忽然忆起小时候的事情。在东北,正月十五是很热闹的,扭秧歌、踩高跷,提着自制的小灯笼在雪地里跑来跑去,不知道为什么而高兴,似乎只是为了高兴。我不知道现在那里的人们是不是还是这样迎接春天,也许有了电视、有了电脑,有了许许多多在室内就可以娱乐的东西,就没有人愿意在冰天雪地里找乐子了吧。电视电脑前的人快乐吗?不知道,即使笑了,也是为别人高兴、跟别人快乐,绝没有身在其中的那种感觉。
于是产生两点感慨:一是简单才有真正的快乐。一个为天下人奔走的人一定是很少有快乐的,正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都乐完了,开始忧了,你还傻乐和什么呢?可见天下最快乐的人是傻子,一辈子不看别人脸色行事,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其次是孩子,从什么地方、什么东西里都能找到乐趣,流着泪都能把个糖果吃得津津有味,可惜长大就丢失了这种本能,板桥先生说“难得糊涂”,是不是就想找回这种本能?二是人生大多是幻影,只能远观不可近看,正如在雾里行走:远处有什么并不知道,因而产生无数猜想,在猜想中产生一种满足,一旦你走到近前、看清真相,就显出难以面对的失落,于是再去幻想,再去自欺,如是循环往复,终于累了、倦了、不相信自己了,就不想再走了。《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词说得非常好: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出家了,引起无数猜测,这样一位成功的人,怎么说不要我们就不要我们了呢?我想她是穿过的迷雾太多了,觉得人生不过如斯罢了。但是,走出迷雾又能有什么风景呢?回首来处,不是更觉得荒唐可笑吗?站在阳光下看芸芸众生在雾里不辨东西地乱冲乱撞、不知所以地拉扯推搡,自己会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欣喜?不知道,我还在雾里搅和着。
看到下雨,心里有几分高兴,因为不必因看到圆圆的月儿而感到孤单。不要笑我像驼鸟一样的生活态度,其实大家都一样,你能说外面开了锅一样的鞭炮声都是在欢呼着幸福?当夜空的闪光熄灭,弥漫的只有火药味儿。遗憾的是,我这个愿望没能得逞,傍晚天就晴了。这没什么,我不出去就是了!可是还不行,有几个学生没有回家,打电话来让我去陪他们,只好去给他们放放电影,一来学点东西,二来把他们思念父母的心情冲淡一些。这样我就必须面对那如水的月色了。既然逃脱不掉,就索性正视它,我举起手机拍了下来,回来细看,月亮竟然没有路灯亮,只是一个暗黄的圆——原来这样啊!难道我们天天面对路灯也要产生思乡之情吗?那可就真太多愁善感了。这样窃喜着自己的发现,心底同时又对自己产生了嘲笑:别自欺了,再小的月亮也比路灯亮啊,不过是离得远一些罢了。这倒是真的,我们总不能因为它比路灯小就说它不是月亮吧?谁能说现实比希望更具诱惑力呢?希望就是天上的月亮,只能由它来照你,你却摸不到它。
不如睡觉,梦也是可以回味的。
2007.3.4
加载中,请稍候......